第七十三章 再见,辽东(1/2)
公公很遗憾,前世的他没有成为美术生,为艺术献身。
公公又很高兴,为自己的重生感到幸运,因为,在这个时代,他将能插上翅膀,向着罗马进军,尽情的在这个时代的每一寸土地描绘着崭新事物。
不管何时,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兴奋。
公公是孤独的,世人独醉他独醒的感觉不是美妙的。但公公的孤独不是可怕的鸿沟,也不是消极的悲观。公公的孤独是光荣的,是把一切传统分离开来的光荣,这个光荣是毫不虚伪的!
视线一点点的从自己佳作上慢慢移向门外,公公忽的笑了起来,然后长呼了一口气,负手走到外面。
东升的朝阳,清新的空气,让公公思绪万千。
他想到了从前,那时的他年轻,缺乏经验,又得不到经济援助,内心里又极自尊,不愿向人开口求助或行骗。在孤立无援,只能自食气力,所得的几十块钱也仅能夜求两三宿。
那两年,他唯一的女人是“忧悉”和“需要”,而除了饿的咕咕叫的饥肠外,他没有别的同伴。生活的压力让他不知道“青春”这个美丽的字眼为何物。
直到现在,公公的记忆仍是那充满臭味的屋子,是那十几张上下床,是那些刚刚从网吧回来坐在床边发呆的伙伴;是那时不时的从楼梯传来的脚步声,是那几个刚刚做了一天工拿到工钱的伙伴高兴的欢呼声。
因为,这代表他们又阔以玩三天。
那种生活是迷茫的,每忆起那段岁月时,公公却不免多少有点喜悦,因为正是那段岁月,让他知道了人还可以有另一种活法。
那是超脱于一切,藐视世间所有规则的存在。
人不要脸,便是无敌。
公公“嘿嘿”一声,身后的大大和二二不知道主人为何脸上会突然变得如此银荡,她们彼此担忧的看了对方一眼,继而薄唇轻咬,做好了准备。
公公却不如姐妹俩所以为的那般,他不会沉溺于儿女之情中的,他只觉现在心胸很宽阔,视线也如能目及千里之外般,所以,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向着东方“啊啊伊伊”喊了几嗓子,确保嗓音清脆,中气仍就十足后,这才心满意足的晃到前院。
..........
“忠诚!”
十数名大明皇帝亲军将领在公公出现后,不约而同的挥起了右臂,发出了他们对公公发自肺腑的尊崇声。
“为了大明!”
公公神情肃穆,视线从部下们的脸上一一扫视过去,露出欣慰之情,继而目光落在了院中立着那面大杆之上。
此杆很高,上面却既不悬幡,也不挂旗,只顶着一面大伞。伞身上面定睛细瞧,密密麻麻写满人名。
此“万民伞”也!
公公过江之时,协安会和义州百姓应公公要求,自发献上的“万民伞”,以此纪念伟大的伟大...呃,不对,以此感恩大明亲使魏公阁下对朝鲜人民的关怀之情,对中朝父子深情及两国友谊做出的巨大贡献。
当日,大明皇帝亲军在鸭绿江边举行了盛大仪式。
魏公公在朝鲜最亲密战友之一、协安总会长朴正泰在他的私人日记中如此记录:“1500名我从未见过的壮汉打着大明皇帝亲军的军旗,以及无数面长幡红旗,带着鲜红的忠诚臂章,操着正步,打魏公公面前走过,接受他的检阅。检阅完毕后,魏公公发表了讲话,然后高呼‘大明皇帝陛下万岁!’等口号,人们疯狂地跟着欢呼。我一生都未见这种场面。”
朝鲜师团高级将领也与朴会长进行过交谈。交谈中,崔容石旅团长承认,大明皇帝亲军的战斗力是天下无敌的,想要维持现状,确保南边不插手北部事谊,协安会及协安军必须坚定的团结在以魏公公为首的大明皇帝亲军左右,绝对不能有摇摆和动摇。”
这个观点得到了赵智成旅团长及玄宇旅团长的高度附和及肯定。
“咱家此次归国,不代表咱家放弃了你们,不管你们。你们要放心,咱家人虽走了,但咱家这颗心却永远的留在了你们这里。以后,协安会的建设要靠你们,文有不决问朴君,武有不决问胡君,要发动你们所能发动的一切力量,坚定不移的平壤乃至汉城的一些反动势力斗争到底。必要的时候,不惜采用武力!大明皇帝亲军数万将士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大明皇帝陛下和咱就是你们的父母!天下间,没有父母不疼儿滴!”
魏公在过江前,紧紧拉着朴正泰及崔容石等文武的手,对他们做了最后的离别之语。
“如果这帮人敢起异心,你就把他们统统宰了。”
“统统宰了?那谁替咱们办事呢?”
“两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人还找不到么?”
“末将谨遵公公吩咐!”
“这两本书,你拿去好好看。噢,对,你不识字,不要紧,找个会识字的读给你听。”
胡全从公公手中接过两本书,一本叫《治安战》,一本叫《持久战》。
“我从来不敢相信,在天朝会有这么一位无比睿智的天子近侍,他愿意倾听我们的声音,不管什么都通情达理,听他说话是我这辈子最奢望的事,也是最舒服的事。我想,他回到北京之后,一定会飞黄腾达,成为大明天朝最耀眼的明珠,成为帝国最有权势的人物。我们曾私下议论,魏公公是当之无愧的帝国之花。我衷心祈求上苍保佑魏公公长命百岁,噢,是长命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摘自原南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