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塘沽盐场(上)(1/2)
良乡县城到塘沽盐场有三百余里远,在这个时代自然是不会有半小时便可从北京抵达天津京区的京津城际快车可坐的,黄海等一行人只能或骑马或坐马车,以每天走三十到四十里的速度缓慢的向海边前进。
从良乡出发,一直到武清县城这段路还算好走,虽然中间只有安次县城称得上是一座城池,但一路上还是有不少村镇规模的居民区,可以为赶路的黄海等人提供食宿。待到大家离开武清县城,继续往东南方向前进后,情况便发生了变化。离武清县城越远,不但路两边就越荒凉,而且就连脚下的道路也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
此时前世天津沿海的许多地方还没有被开发出来,人烟不但无法与现代天津相比,就是与同时代幽州的其他地区相比,也要差得远。特别是这个时代黄河是从海河入海口入海的,每当黄河洪水泛滥的时候,都会在河两岸造成大片的黄泛区,再加上由于海水倒灌形成的盐碱地,使得沿海地区能够用来耕种的土地非常有限,自然没有老百姓愿意在这种地方生活。因此,在穿越团队建立塘沽盐场之前,除了为数不多的靠出海打鱼谋生的渔民外,基本没有百姓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居住。如果不是穿越团队为了让自己的运盐队伍从塘沽盐场向各州县运盐中途能有个歇脚住宿的地方,在从盐场到武清县城之间的道路两侧设立了几家客栈,恐怕黄海一行人离开武清之后,在抵达塘沽盐场之前就要在野地里露宿了——这会儿已是阴历十一月,阳历十二月,天气已经非常寒冷,在野外露宿将会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虽然为运盐队伍准备的客栈条件比较差,远比不上县城里的正规客栈,但好在面积广大,有足够的房间供大家居住,黄海等人倒也免受风餐露宿之苦——客栈之所以桧盖得比较大,主要还是为了容纳那些动辙数百人的大型运盐队伍。
就这样,从阴历十一月初十离开武清县城,黄海一行人严格按照一日三十里的路程——这正是穿越团队所设的那几家客栈之间的距离——前进,终于在十一月十五这天抵达了塘沽盐场所在的海边村庄。
说是一座村庄,但真走到跟前就会发现,这座村子其实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座大镇店了。由于盐场为了生产召募了大量工人,所以村庄的面积已经扩大了好几倍,已经完全看不出其原来的样子了。而且,也正是由于盐场的存在,这座原本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渔村,现在也有了一个为许多买过这里所产食盐的商贾、百姓所熟知的名字——塘沽镇。
黄海等人距离塘沽盐场还有四、五里远的时候,负责盐场日常事务的丁显丁管事就领着手下部分低级管事、监工迎了出来。虽说塘沽盐场是归商贸部管辖,由商贸部原餐饮娱乐科副主管,现盐业科主管谢天主抓,一直向谢天汇报工作的丁管事连黄海等人的面都没见过。但作为下属,丁显还是很清楚谢天与黄海、黄山二人当初是曾经在一起共过患难的。这三人再加上那位叫高军的小爷,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要比亲兄弟还亲。
因此,在得到因为忙着与各处商贾结账脱不开身的谢天要他来远迎黄海等人的吩咐后,丁显丝毫也没敢耽搁,立即带上他所能够找到的所有暂时没有急务要处理的低级管事以及监工,并召集了一大票盐工——此时由于天气原因,盐场已经停止晒盐,倒是有大把的盐工可用——出盐场五里来迎接黄海等人。
黄海等人的队伍离着欢迎的队伍还有数十步远,丁显转头交待了旁边一名亲信手下几句话,然后便一路小跑的迎上前去,并且不顾地上的积雪尚未开化,便在黄海等人乘坐的那队马车前跪倒,一边磕头,一边说着欢迎的吉祥话。饶是坐在第一辆车里的黄海和堂弟黄山之前已经得了谢天的消息,说他手头事太忙,不能亲迎,会安排人代自己来迎接。但黄家兄弟显然没料到迎接的人会迎出这么远来。所以,当护卫们第一眼看到远处站着一大群人的时候,还以为是有强盗劫道,一个个都是枪上膛、刀出鞘,并排成了一个防御的队形。特别是当丁显跑过来时,甚至有几名护卫已经端起了枪,只要丁显有那怕一丁点的异常举动,都会命丧当场。
好在护卫们都很沉着,在得到黄海的命令前,不会轻易向来者开枪,而丁显自然也看到了这些护卫充满戒备的举动,在向车队跑过来时,嘴里一直在大声喊着“小人塘沽盐场管事丁显,奉十三爷之命,前来迎接诸位爷”,这才没有出什么差子。
听到丁显的喊声,黄海已经钻出马车站在了车辕上。虽然对方在接近自己队伍的时候,一直在喊着是奉了十三弟的指派来迎接自己,但一方面考虑到这里距离盐场并不近,十三弟是否会派人迎出这么远还很难说。另一方面,虽说自己在与十三弟进行电报联系的时候,十三弟曾经提到过,他现在太忙,不能亲自来迎,而是会派一名叫丁显的盐场管事来迎接自己,但无论是自己,还是队伍中的其他人,都没有见过这位丁管事,谁也不敢确定这位正小跑过来的管家打扮的中年人就是十三弟说的那位丁管事。
因此,在示意手下的护卫不要开枪的同时,黄海还命令大家要随时保持警惕,以免被对方所乘。而且,在丁显跑到马车前跪倒在地磕头后,黄海虽然从他的行为举止和言语方面判断,认为对方没有什么恶意,但他依然没有让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