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进入深蓝 一(1/2)
第192章进入深蓝(一)
9月6日的柏林进入了一种奇怪的气氛,因为1918年的11月5日是德意志联邦国成立的大日子,也就是国庆日,当年因为战时没有举办的建国仪式在1919年也因为全国基建放弃了,埃里克倒是想办一场,可手中的经费很有限,就怕办出来的不够档次,反而显得新政府掉档次。
按说已经9月6日了,可政府方面却没有一丝流露出要举国庆的意思。
总理府办公室,每天都是连轴转的德国政治枢纽又迎来了一次政绩的突破,德意志联邦国铁路的运营里程已达12.65万,相比1919年的6万公里翻了一番。这12万公里运营铁路内分为干线,支线和轻便型。奥地利的加入让施特雷泽曼政府白捡了便宜拿到2万多公里。
而这总数12万公里的运营铁路里,国营的占比几乎到了半数,对于机车的要求,埃里克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从之前的蒸汽机车开始,以柏林和鲁尔区为两大中心开始了电气化的改进,而在次等的诸如什未林—汉堡、德累斯顿—巴伐利亚等地则使用的内燃机车,淘汰的蒸汽机车则送往东部地区承担起更多的物资运输任务。蒸汽机车虽然不快,可贵在性价比高,担负700公里左右的运输任务,从波罗的海德苏唯一接壤处到鲁尔区内燃机车仅需2天,电气机车2天,蒸汽机车则需要4天。
这之间的速度差距也让德国做了调整,在没有更多的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投入运营的时候,蒸汽机车的运输任务在周边地区担负转运任务,以避免速度太慢影响到中心地区。
依靠强大的国内交通能力和无止境的原材料需求,米勒在美国的日子仿佛无限期的延长了···
如果说德国上下众议院对军费还不够大气,那对基建的投入则成了相反的例子,在国家已经大量花费钱财投入建设的同时,各大企业和银行也会参与投资,埃里克没有拒绝,因为控股权一直在政府手中。
高速发展的德国不仅在基建方面笑傲欧洲和美国,也在金融方面迎来了一次井喷式增长,国内的超大型金融团队随着德国的外事访问团队将德国联邦银行开遍了世界,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民营银行也与其他企业竞争着在柏林落地生根,从1919年开始,柏林郊区的地价就已经翻了一倍还多。施特雷泽曼也不阻止这种暴涨的房价,反而在1920年年初制定了新的购买要求,依据企业的大小购买相应的面积用来办公。
柏林面对日益增加的办公面积需求也开始加大了对高楼的建设,一栋栋高楼大厦开始在柏林开始奠基。
弗里德里希大街经过几次整改已经扩大到了1600米的范围,两侧的施工面积达到了9万平方米,埃里克集团的办公大楼虽然一直在菩提树下大街,可在战后也购买了编号为1号的777平方米可施工区,2号是被克虏伯公司收购的,3号是本茨,4号福克,总计上百家公司凭借着强大的政府关系和经济手段各自凭着企业的实力争相抢购一空新规划的地方。
双向12条车道贯穿了整条大街,这里也是柏林作为空旷的一片地方,因为大家都已经将原建筑拆毁后开始动工新的建筑。
黛娜作为埃里克集团的掌门人招募了世界各地的建筑团队想要在这块777平方米的土地上新建一座世界最高楼,412米,这是黛娜的生日,4月12日,也是埃里克亲自选定的高度。
克虏伯作为埃里克集团之后的第二大企业自然也不会逊色多少,385米的设计高度也博得了不少眼球,反而是其他一些小型企业则不再是在高度上争相斗艳,而是在建筑造型和选材上别具一格。
埃里克步是一个守财奴,反而喜欢大手大脚的花钱,对于投资更是舍得下本,这自然是因为他懂得经济流通的重要性有关,一旦大家都把大部分的钱紧紧攥在手中,那国家的这个经济动脉就需要随之慢下来。所以,埃里克从来不反对各种花钱的事情,可总有那么些人拿了一大堆钱却不敢用,对此,埃里克很生气,所以决定亲自上面拜访一下。
德国联邦海军总部,在9月6日这天迎来了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到访,德国总统埃里克,只是这位总统的心情不是很好,刚到门口就黑着脸把已经急得头发发白的希佩尔海军元帅叫到了办公室。
宽敞的海军总司令的办公室里很少有贵重物件摆放,反而是各种船只模型因为没有架子摆放扔在了地上,埃里克本想过来指责的一下子也有些不忍心,真要一个一心向往大舰巨炮的男人爱上一个还未经历实战和验证的航空母舰这种称霸地球大洋各处的移动飞机场似乎太难。
埃里克没有一到别人家地盘就坐在首位的习惯,而是坐在了沙发上用一个舒服的姿势尽量让自己心态平和一些。
“我的元帅先生,陆军的一贯威风我就不说了,就连德国空军也在这次的德意战争之中展示了一番单独打击的能力,你们海军就甘心原地不动吗?大半年过去了,仍旧还是几艘破船在不紧不慢的开工,其他的船厂嗷嗷直叫的天天找到勃劳希契部长哭穷,你就忍心看着他们破产之后被清算?那将来你要造船找谁?”埃里克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盛气凌人废了一番功夫措辞。
没等希佩尔说话,埃里克再次说道。
“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晚上都来找我汇报一次工作,对于海军部,我也有新的安排和计划。”埃里克确实很失望海军的现状,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