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实用至上(1/2)
1920年9月25日的这天下午,毛瑟兵工厂的一间车间里聚拢着十几名工人正在紧张的等待一把手枪的问世。
这把令人瞩目的手枪是毛瑟兵工厂接到国防部陆军的要求前就开始动手设计的改进型。
在此之前,整个德国陆海两军装备的手枪五花八门,有战场缴获的m1911、本国标配的鲁格、英国的韦伯利左轮、法国s1873左轮,这些手枪的口径都不同,拥有战时缴获还能勉强一用,当时对手枪的需求也不高,所以战后对手枪的需求也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被排在了后头。
可是随着装甲部队和多次城市战的出现,大家发现不论是毛瑟g16步枪都无法胜任城市战的需求,反而身材短小的手枪往往能发挥一些作用。在坦克里,想要拿出一把1.25米的gp16往往无法给每辆坦克都装备全,太浪费了,到现在坦克乘员跳出车内近战的机会实在小的可怜。
那怎么办?聪明的陆军军械采购委员会就提出了三个非常简单的要求。第一要便宜,要能装备全军。第二要耐造,连射百发,寿命5000发的要求。第三中口径子弹。
并非是毛瑟兵工厂一家独享了这次竞争,只是在此之前就有一些设计存货,国防部的要求一公布,毛瑟兵工厂就将之前借鉴于m1911的p-17方案给拿出来修改了一下成了p-20。可改完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匹配的弹药,m1911的0.45英寸弹药国内没有生产线,而且这样的口径也不符合国防部的要求,11毫米的子弹明显不属于中口径范畴。
迪纳米特诺贝尔公司设计的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也同样不属于中口径,毛瑟只好自行研发一种弹药,要符合中口径的标准就得重新设计。
只是重新设计的时间太漫长,于是大家开始考虑选择一款现有的中间威力弹,再次落入眼帘的则是1902年,葛雷格·鲁格设计的7.65毫米鲁格弹。
砰——!砰——!
靶场上几名国防军选派的试枪手开始测试这款被毛瑟公司提供的p-20手枪。
“近距离威力一般,不过这个口径也就这样了。”一名射击活猪的枪手说出了他的感受。
“弹道在近距离还算平直,就是刻度不太方便,保险不太习惯,需要用两手一起操作,我是个左撇子。不过弹药很充足,中口径可以装弹12发,还算够用。”
一连诸多的问题抛了出来后,接着又开始测试霍希、克虏伯公司的设计方案。
埃里克也在现场,对这款枪,他是持保留态度的,随即他也亲自试射了一番,打完一轮还不罢休,又再来了几轮···
亲身测试了他才发现这把手枪的好处,7.65毫米口径虽然比9毫米的帕拉贝鲁姆差了不少,却依旧有很好的杀伤力,而且对金属的需求减少了,适合大批量生产。
阿诺德·舒曼是这款手枪的设计师,对于这款誊抄m1911之后再改进的手枪,他其实没什么太大的把握,因为数据实在太平庸,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结构精简之后更加耐造耐磨损,哪怕是灌进了沙子也能继续开火,因为布局一点也不精细。
为了演示这些特性,他特意将p-20扔在了地上踩了几脚还扔进水桶,又将水倒在地上后把枪丢在泥地里狠狠踩了几脚,拿起来也不擦干净直接开枪,可惜他枪法不怎样,没打中靶子,却让埃里克和一旁的龙德施泰特眼睛发亮了。
这家伙简直就是传家之宝。
“阿诺德,这把枪制造工艺怎么样?”问话的是贡特尔·克鲁格(区别于国安部的克卢格),是国防军第14军司令,也是龙德施泰特的战将之一,在经历了联邦国成立时的内战后晋升为少将,原是国民军第1军第12步兵师师长。
“很简单,一个人,只需要3天正常工时就能完成。”阿诺德又补充道。“如果不用木质握柄,采用全金属,工时更低,可以省去1天时间。”
龙德施泰特其实也是有顾虑的,中口径威力弹虽然是为了节省成本才确定的,但是这把p-20的实际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很难做到在近距离一枪致命,如果相比较他更喜欢p-08的鲁格枪,9毫米的帕拉贝鲁姆弹一枪就能搞定敌人。
“报价是14马克?”龙德施泰特问道。
“对,如果用木质握柄是14马克,如果是全金属构造,还能再便宜4马克,10马克一把。”阿诺德别的不敢比,比价格,他自信p-20能甩其他武器一条街。
“你不是德国人吧?”埃里克好奇的问道,因为这个德国名字的阿诺德却长得不太像德国人。
“是的,总统先生,我是乌克兰人,1917年到的柏林。以前在沙俄的皇家兵工厂工作过。”阿诺德老实的回答。“到了这里之后我就爱上了德国,自由,民主,富强···”
“停——行了。”埃里克急忙打断了他听得快吐的联邦国宣传语。
埃里克算是明白了这把手枪为何如此粗犷了,一点也不符合德国精益求精的个性,这也是联邦国成立后普遍出现的情况,融合了各个民族之后的德意志联邦国开始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类似于阿诺德这样的设计师就很常见。
“10马克是多少把手枪的定价?如果扩大生产能便宜多少?子弹的价格又能便宜多少?”埃里克关心的终究是钱,一把枪到底能有多好的性能他也不能替每个士兵都考虑到,他要的是装备率。
“嗯···如果是2万把,可以便宜5芬尼,10万便宜1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