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樊城大胜(1/2)
魏延率兵进发樊城。城中曹仁听说刘备遣一无名小将又来挑战,心中火气难抑,果如诸葛亮所料,亲率一万精兵,就要出城迎战。
“曹将军,刘备极善用兵,麾下骁将济济,如今只派无名小辈挑战,怕其中有计。”李典谨慎,当下提醒。
曹仁不屑一顾道:“就凭我这一万士卒,踏平新野绰绰有余。管他什么诡计妙招,在我铁蹄之下,一切成尘。”
曹仁虽口出大言,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与魏延对阵,还是谨慎的布阵,有板有眼,丝毫没有大意。
魏延马上手提大刀,见曹仁布阵完毕,这才上前报名挑战。曹仁哪会将他放眼里,大刀一挥就杀上前,二人你来我往,两军阵前较起了武艺。
魏延军令在身,应付十几回合,便诈作不支,回身便撤。曹仁才不管他真败假败,只要把眼前这五千人马吞了,那刘备就等着肉疼吧。好歹也能出出上次府库被烧的气。
曹仁一挥大刀,曹军势如山崩,压了过来。魏延带头领兵逃命,手下将士个个撒起脚丫子就往回跑,跑慢了被追上,就是死路一条,只有跑的比别人更快,自己才能活下来。
曹仁追赶魏延而去,赵云立刻带兵急奔樊城西门,做出攻城的架势。李典比曹仁谨慎的多,虽然城中兵力,远较赵云兵马为多,但李典仍然保守的采取守城策略,只要保住城池就好。赵云也不撤退,两军一攻一防,在西门开始拉锯。
再说曹仁,一马当先,大肆砍杀落后的魏延士卒,正杀得痛快,猛见前面旌旗遮日,是魏延援兵赶到,陈到和关平各领一队骑兵,勇敢的向追击的曹兵进行反冲锋。
曹仁头脑很清醒,当下后退一里地,重新整队布阵,与魏延对峙。谁知魏延得到援兵,并没有返身追杀,而是与自己般,谨慎的布阵对敌。
关平一马上前,挑战曹仁。曹仁一看大怒:关羽亲来,我还能跟他斗几回合,你个小辈,竟敢在两军阵前与我比划。且让我代关羽好好教训教训你。
曹仁与关平阵前大战,十几回合后,关平大刀一摆,败归本阵。这回,曹仁没有选择乘胜追击。毕竟,对面的兵马不少,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刘备的股肱腹心关羽和张飞还未见踪影。谨慎起见,还是先归樊城,再做道理。
曹仁想毕,下令徐徐后撤,不再与魏延纠缠。谁知魏延见曹仁后退,竟率兵迫了上来。曹仁心道:这是小瞧于我,认为我怕了他。
于是曹仁回军,要与魏延决一死战。谁知曹仁回军,魏延就下令停止前进。就是这么跟你对峙。
你要斗将,奉陪;你要斗兵,那我就撤;但你要走,对不起,我紧追不舍。
如此几次三番,曹仁猛醒:魏延此举,明显是要把自己拖住在这里。显然,刘备此次的真正目标是樊城,自己中了调虎离山计。
虽然得知中计,曹仁并不慌张,他知道,新野兵马不多,这里就有七千人马,刘备能投入攻城的人马,不超过三千。李典城内少说五千人马,守得住。
可惜曹仁并不知道,诸葛亮一来,就带来了一万可以直接上战场的精兵。否则,他绝不会如此托大。
在曹仁被魏延拖住,李典被赵云拖住的情况下,刘备、诸葛亮带领主力,来到樊城东门,关羽、张飞、黄忠、糜芳四将,各带两千人马,全力攻城。
黄忠一张硬弓,百步穿杨,城头指挥的军校,都难逃黄忠夺命一箭。很快,未遇多少抵抗,东门告破。
败兵飞报李典。李典大惊,却没有失措,他没有企图夺回东门,也没有往城内撤,而是迅速选择了当时唯一一条生路:打开西门,率麾下将士杀出城去。
赵云的军令就是缠住李典,既然李典攻杀出来,赵云当然后撤,引诱李典远离樊城。但李典理也不理赵云,率军径投曹仁而去。
李典与曹仁合兵一处,曹仁这才得知樊城已失。在樊城的刘备兵力,有过万之多。曹仁立即意识都危险,必须马上逃命,不然,就有被刘备包饺子的危险。
曹仁和李典不再管面前的魏延,匆匆带兵绕开樊城,奔逃而去。
见到曹仁突然来了援兵,魏延本是严阵以待,见对方却不战而逃,魏延略一思索,便做出决断:追击!
陈到拦住马头,劝谏道:“敌军势大,万一有诈,我们势必损失惨重。军令既已完成,我们还是回去交令吧。”
魏延却道:“军令命我见机行事。此时是追杀曹兵,扩大战果的好机会,你等不可犹豫。”说完,独自带人追杀过去。
陈到和关平在后面对看一眼,都无奈点头:谁让军师说听他指挥呢,不跟着追击,违抗军令的罪名,他俩可扛不起。
魏延、陈到和关平以劣势兵力随后掩杀,反而大大加剧了曹仁的恐慌:魏延定是要拼命缠住自己,以待樊城援兵到来,予以围歼。
有此想法,曹仁当然不敢恋战,拼命逃窜。魏延、陈到和关平一直追杀二十余里,杀的气喘吁吁,步卒体力更是到了极限。
魏延长喘口气,停住马头:“到此为止吧,再追下去已无益,士兵已非常疲劳。传令下去,回身打扫战场。”
陈到气喘如牛,下马过来,狠狠锤了魏延一拳:“真有你的,若不是你,断没有如此大胜。”
关平也上来,辛苦的大笑:“从来没有杀得这般过瘾,真得好好谢谢魏将军。”
魏延意气风发,看着摇摇晃晃,追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