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智力是什么(1/4)
“我有个相互矛盾的感觉”下午喝茶聊天时,万老师幽幽然地说了这句话。“比如说学佛,好像是故意要摒弃你的思考和判断,尤其是禅修,作为判断和逻辑的思维智力,仿佛是师父们坚决要求我们避免的。”
他望着天花板,仿佛自言自语:“但是,又说成佛是智慧的成就,这两个要求,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一听,意识到一个问题:“也许,你所说的智力与佛所说的智慧,是有区别的吧?”
小胡说到:“智力与智慧的区别,我个人不好区别。因为我不知道佛所谓的智慧,定义究竟是什么。但如何理解智力,我还是有些理论的。”
当然,从世俗意义上讲,我们对智力这个词的理解,虽然有深有浅,但都是有话可说的。这成了下午我们讨论的核心话题。有关对它的研究,可以说充满了人类的整个学术史。
智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特质,还是能够通过后天磨炼发展出的能力?什么样的人智力更高?是大脑中充满了深奥知识的人,还是促使人们以不同方式看待世界的艺术家,亦或是写出让计算机打败人类棋手的算法的数学家?
无论是为了申请工作而进行智力测验,还是帮助孩子发掘他们的潜能,或只是简单地做填字游戏,我们都要用到智力。智力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心理学教科书也充满了谬误与未解之谜。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终于掌握了有关智力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当研究者谈论智力时,他们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技能集合,包含逻辑能力、学习能力、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趣的是,某一种能力表现好的人在所有能力上都可能有好的表现。这些技能似乎反映了一个广泛的心理能力,是由智力构成因素(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中的普通因素决定的。
当然,人们在不同领域可能有特殊的强项。比如,一些人特别擅长解决数学问题,一些人有特别强大的语言能力或空间能力,等等。智力测试中,这些特殊因素占据了人们表现差异的一半,另一半则是由普通因素决定的。“如果你抽样1000人,并且对他们进行智力测试,平均而言,在词汇测试中表现更好的人也会在反应速度测试上表现得更好。以此类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里奇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代初,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主张多元智能,包括“身体动觉”“数理逻辑”和“音乐”等。然而,现在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些类别反映了不同的能力、技能和个性品质的组合,不是所有的组合成分都与认知能力有关。同样,最近的研究表明,所谓的情绪智力——人们调节情绪、与他人形成关系的能力,也仅是普通智力和个性的混合物。
创造力也与普通因素有关。在智商达到120之前,创造力与普通因素有线性关系;但在智商超过120之后,也就是在被归类为高智商之后,这种线性关系就不存在了。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荣格说:“缺乏智力却拥有创造力,这仅是一个神话。你需要一定的智力,才能掌握产生创造力的原始信息。”
那么普通因素的生物基础是什么?一个观点是,它反映了“心理能量”:在完成心理任务时,高智商者的大脑似乎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大脑神经元传导信号也更快。也就是说,聪明的大脑更有效。另一个观点是,聪明的人有更好的工作记忆,因此可以在任何特定时刻保存和加工更多的信息。目前,普通因素与数学符号x有很多共同点:我们不确切知道它为什么会让某人脱颖而出,我们只知道它确实如此。
关于智力测验总有很多争议。例如,有人认为智力测验对于某些特定的群体有偏见。事实上,研究者尽其所能确保智力测验是公平的、不带有文化偏见。另一种常见观点是,智力很难被测量。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受到一些批评,智力测验依然是最有效、最稳定的行为测试之一。”荣格说。
一个全面的智力测验大概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并且最好由专业人士来实施。智力测验用于精确评估构成智力的各种认知技能,因此它由涵盖逻辑、词汇、心理过程速度、空间能力等方面的一系列子测试组成。短一点的智力测验,尽管仅仅测量了这些技能中的几种,但也能对某人的心理能力做出一个大概的评估。毕竟,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在某一类认知测量中得分高的人,相对而言在其他方面也做得不差。
然而,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表现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动机。而且你也可以通过提前练习相似的题目,“有技巧地”参加智力测验,尽管这种练习平均只能让你增加4~5分。
智力测验的应用同样也受到怀疑。对利用智力测验来筛选应聘者的一个常见批评是,它只测试了认知技能的一个子集。比如,它无法明确测量创造力,也不测量个人品质,如可以反映可靠和努力程度的责任心,以及与其他员工交流的能力。实际上,招聘者很少仅仅测试智商,他们通常会用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考察,如让应聘者参加人格测试以及用来评估工作相关技能的实践活动,联系推荐人了解情况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学生在做智力测验时听莫扎特的音乐,会有更好的表现。这催生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脑训练产业。遗憾的是,其他研究者没能重复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