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九 魂归来兮(1/2)
军校条例,凡军事大学战死者,灵位准入忠魂祠,受天下香火,姓名镌刻入英雄纪念碑,受天下膜拜,凡过军事大学英雄纪念碑者,脱帽致意,三鞠躬方可离开,凡过忠魂祠者,文官下车,武官下马,无论任何人,哪怕是皇帝,也不能例外。
军事大学任何公开活动,都少不了对忠魂祠和英雄纪念碑的致敬环节,任何节日,祭祖在先,祭奠为国战死的袍泽,也是必需的,绝对少不了,对于为国开疆拓土战死的军校学子,这是应该的。
当然,这一举动在后来招致军队的意见,军校学子为国战死就是英雄,那么其余普通将士为国战死就不是英雄了?军功派将官和士兵对此表示强烈愤慨,于是为了平息他们的怒火,李二陛下下令建设大唐国家忠魂祠和国家英雄纪念碑,规模更大,设立在长安城,每一个进入长安城的人都要三鞠躬,脱帽致意,以示尊敬。
这样一来,才确保了军队的安稳,事实上军校里面的忠魂祠和英雄纪念碑本来就是军校私属的,和国家没什么联系,但是普通士兵和军功派将官认为这是对他们的轻视,所以大唐才设立了国家性质的忠魂祠和英雄纪念碑,使得占地广大的忠魂祠和英雄纪念碑成为了长安城的象征,长安城的保护神。
人们普遍认为,长安城的风调雨顺安安稳稳,是这些忠魂在庇佑着,香火越来越旺盛,纪念意义更加具体化,直接使得军人的地位提高,尤其是军制改革之后,军人的地位更高。在民间的名望相当优越。
这些都是后话,在李二陛下的命令之下,礼部把整个葬礼的流程确立下来了,然后立刻着手安排。把军校学子们的葬礼弄得相当隆重。这不仅仅是对学子们的尊重,也是对把他们送入军校为国征战的父母们的尊重。
从苏宁这里得来的报告中李二陛下得知了四个独生子战死沙场。使得四个家庭断子绝孙的惨剧,对于这件事情,李二陛下表示心情很沉重,断子绝孙是一个家族最凄惨的下场。哪怕这个家族只有少少的三个人,也是个家族,就这样绝了后,原本是可以成为将军的优秀学子,就这样战死在了蜀中。
在得知战死了四十个学子的消息的时候,李二陛下一阵心痛,这一千人代表着什么。他明白,这一千人耗费了他多少心血,他也知道,这一千人人人都识字。对于军队而言是多么宝贵的财富,他更清楚,所以损失一个人都是难以接受,更别说四十个了,那天晚上李二陛下就没吃饭,一个人闷闷的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说了一段话……
“要说伤心,没到那个程度,但是担忧,是绝对有的,这些年轻人很多只有十几二十岁,正是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丢了性命,其中还有四个独生子,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养育大,就等着他养老送终开枝散叶,结果就战陨沙场,一个家庭就这么毁了,这还只是一个家庭,一场不是很大的战争。
这要是国战,前隋三征高句丽的时候,那真的是户户飘白,每一户都有战死的男丁,每一户都失去了亲人,那是何等的痛苦啊,尤其是独生子家庭,失去了孩子,老两口拿什么过活?还有什么指望?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说完这些话,李二陛下就什么也不说了,闭着眼睛,长孙皇后都没办法,就这样,一夜无话。
但是伤心归伤心,难过归难过,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李二陛下不下于任何一个志在天下的英主,可日子还要过,国事照样要处理,对于军校的事情,他几乎没有时间去处理,一个月去露一次脸宣示自己的存在已经是极限了,直接处理军校的事情会让他累死,所以这些事情交给别人处理就好,可唯独葬礼这个事情,他要亲自过问。
不能让那些父母寒心,也不能让军校学子寒心,人心是不能倒的,隋炀帝弄倒了大隋的人心,大隋就完蛋了,大唐不能走大隋的老路,人心最重要,所以作为皇帝,自己出面参与葬礼,就是对人心最好的补救。
贞观七年二月二十,按照礼部官员的说法,适合办丧事,李二陛下就下令朝中三品以上大官跟随他前往军事大学参加葬礼,这是一场国葬等级的葬礼,埋葬的是大唐未来的将军和大帅,礼节务必周全隆重,不能寒了人心。
在接见完所有失去孩子的夫妻之后,四对失去了唯一孩子的老夫妻,受到了李二陛下的单独接见,这是大唐帝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头一回,但是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因为这将会成为一个传统,今后基本上每一任大唐皇帝都会兼任军校校子的父母,就是身为校长的皇帝的义务,从李二陛下开始,每当有军事大学的学子战死举办丧礼的时候,就必须到场。
李二陛下见到了哭哭啼啼的四对老夫妻,巨大的丧子之痛使得他们忘记了在皇帝面前的礼节和拘谨,但是这样更让李二陛下觉得难受,失去孩子的痛苦是这样的深刻,他几乎可以体会到自己的父亲在听说自己杀掉了长兄和三弟之后的感觉,这种感觉,或许永远都无法忘怀。
李二陛下面色沉重的与老夫妻交谈,倾听他们的痛苦,李承乾作为太子,作为潜在的下一任军校校长,被李二陛下带在了身边,负责为老夫妻倒水,做个最高地位的茶水博士,他没有一丝怨言,因为这份痛苦深深地感染了他。
断子绝孙啊,这是多么恶毒的诅咒啊,这要是用在了人身上,那真是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