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重注(1/2)
明月当空,将大地映照得明亮如昼,城外五里远的幽州军大营之中,关羽等人也还没有歇息,而是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战况。
邺城已经是孤城一座,不日便可攻陷,这也就意味着,黄河以北,太行以东,将全部落入刘备手中。
平定天下的梦想,似乎又近了一步。
“听说审正南的侄儿杀了不少人?”说到本方对邺城周边的封锁,关羽忽然想起了近些天来的汇报,便对沮授询问起来。
“那小子完全不受降的,带着自己的部队到处盯着坞堡攻打,打下来就抄家灭门,派出去的各路人马就数他斩获最多,运过来的钱财物资也是最多。”沮授点了点头,不无唏嘘地说道:“其中有不少还是审家的故旧,跟他父亲称兄道弟的。”
“这么狠?”旁听的周仓、廖化等几名将领之前不知道其中关节,纷纷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叫出声来。
如今这个年头,人际关系极为重要,无论是乡党、师徒、同窗或者门生故吏,只要能扯上一点关系,人们总是会格外亲切,相互照拂,就算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走得太近,却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切断自己或是家族苦心经营的关系。
像审荣这样翻脸无情,杀起自己老子的旧日好友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绝对是异类了。
沮授笑道:“非但如此,审荣还自己掏腰包,每攻打一座坞堡都要付出五万钱的悬赏。”
“太狠了吧?”周仓等人再次瞪大了眼睛。
幽州军财雄势大,士卒俸禄足够养家糊口,出征还有双俸,与这么好的待遇相匹配的,就是格外严苛的军纪了。
按照军中制度,战场缴获统一收归公有,战后lùn gōng行赏,将帅可以拿出全部缴获的一成来犒赏三军,士卒有私藏缴获兵器之外财物的,轻则受杖,重则逐出军队去服苦役。
在这种环境下,幽州军中很少有将士在战场上发财致富的,而是尽力完成任务,凭借军功来获得职位和爵位升迁,然后提高俸禄待遇。
依靠时有时无、主要碰运气的抢劫财物,总是没有细水长流来得划算,将士们想得明白着呢。
所以,审荣的举动就显得十分古怪了。
按照之前将领们的说法,攻打坞堡算不得正规作战,功劳也相对较少,还要做清点财产人口等善后工作,不是什么升官发财的好活计,审荣偏偏抢着要去,本来就让人觉得这孩子是不是撞坏了脑袋。
如今他又自己掏腰包来激励麾下士卒,这不是倒贴钱帮刘使君打仗吗?
天底下哪有这么高尚的人?
“每个人做事总是有他自己的想法,你们想不通,不代表就是错的,或是不正常的。”面对众人的疑惑,沮授只是淡淡一笑,便把话题引到了其他方面。
直到关羽吩咐完了明天的各项事务,众将纷纷告辞离去,这时候他才朝着静jìng zuò在那里纹丝不动的沮授轻叹一声,开口问道:“这是审正南的主意?”
“审正南虽然性情刚烈,做事却总是要给别人留一丝退路,不会这样摆明态度就是要杀人表míng xīn意。”沮授回忆起前两年审配就任渤海太守之时收拾当地世家豪强的举措,不由得摇了摇头,“据说审荣最近几个月时间和郭奉孝走得很近,应该是听了他的撺掇。”
“何苦呢?”关羽苦笑道。
对于关羽来说,杀人不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他当年从河东老家一路逃亡到涿郡,也是因为路见不平杀了几个当地豪强,这才千里逃难,又是卖绿豆又是卖枣子地混了几年,从跟着刘备从军之后,刀下亡魂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大肆杀害同乡这种事情,关羽是不愿意做的,以己推人,在需要用武力对待冀州世家豪强的时候,他通常都是指派其他地方的下属去做,避免让本地出身的官员为难。
审荣这样做,固然减少了关羽的麻烦,但无疑也是把自己和审家置于无法回头的境地,以后人们提起这个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杀友求荣”这种坏名声。
年纪轻轻的,何苦要这样做呢?
“或许这正是他想要的呢。”沮授倒是看得开,反正经过两年前那次决裂,愿意追随刘备的魏郡豪强几乎都抛家舍业去了北方,如今还留在魏郡的,几乎都是袁绍的坚定支持者,其中不乏参加过截杀审配的仇家,这些人,杀了也就杀了,至于是谁动手,沮授并不在乎,“如今审家在渤海可谓树大招风,审荣这样做,恐怕就是给使君看的。”
自从来到渤海,审家便找到了新的财源——内河航运,他们有钱有人,还有担任渤海太守的审配作为后盾,事业一飞冲天,短短两年,就赚到了以往经营数十年庄园才能获得的巨额财富,这样的财富积累速度,难免会引发别人的眼红。
这两年时间里,针对审家和审配的各种言论也是层出不穷,若不是有审配勒着缰绳,审家人做生意的时候不敢欺行霸市或是透漏税款,只怕早就被刘备派下去视察的官员给掀个底朝天了。
虽说审配手脚干净,没有给别人扳倒自己的机会,但他也不敢怠慢,力排众议,让家族每年从盈利中拨出极大的份额,用于在渤海修路架桥、扶贫济困,尽量在地方上获取好的声誉。
在官场上,审配也紧跟刘备的脚步,劝农桑、修水利、兴教化,将渤海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各项考评在刘备治下都是最为突出。
拥有一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