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别吓到(1/2)
和刘备料想的一样,经历了连续几年苦战、见惯了刀兵戎马、民不聊生之后,安定繁华的邺城给了张辽焕然一新的感觉,令这个年纪轻轻的老兵大开眼界,开心得像个几百斤重的孩子。
然而,张辽的另一项优点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人非常自律。
或许是因为经常要冲锋陷阵的缘故,张辽非常注重对身体的打熬,即便此行是担负着出使的重任,他也一天都不肯懈怠,每天早早起床,将院子里面沉重的花盆举起放下,直到浑身大汗淋漓才停下去吃早饭。
据馆舍的仆役们说,侍奉张辽和他的两个随从,是这几年来最让人省心的,这个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洗脸水这些也根本不用仆役们端进来,而是自己出去盥洗,令人很有好感。
“我倒是想见那个吕奉先一面,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样的豪杰,能够让张文远这种人才死心塌地地跟随。”这是郭嘉让人传回来的话,从前后的称谓区别可以看出,张辽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郭嘉的敬重,连带着他对吕布也不是那么鄙视了。
呵呵,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名号传了两千年,进了唐朝武庙六十四将和宋朝武庙七十二名将的大人物,怎么可能没点过人之处?
刘备心里想着,然后突然想起了什么,默默地扳着手指头数了起来。
五子良将之中,张辽在吕布那里;张郃在自己这里;于禁和乐进在曹操那里,还有一个……
“徐晃,云长的河东老乡,杨奉的下属!”刘备一拍大腿,摇着头,感慨起自己的疏忽大意来,连忙写了一条手谕,让简雍去查一查段煨等人军中有没有个姓徐名晃字公明的,如果有,马上召来邺城。
杨奉活跃于献帝东归的时候,早就销声匿迹几年了,也不知道徐晃有没有被其他将领招募过去。
说起来这也怪不得刘备,他从起家开始就一路有名将投奔,如今更是麾下猛将如云,五虎上将凑了四个,河北四庭柱集齐了,东吴最能打的太史慈和甘宁都成了自己的好哥们,关羽去年在豫州又搞来了虎痴许褚,几乎把游戏里武力上九十的给收了个遍。
这种情况下,疏漏一个两个,实在是太正常了。
“等曹操那边尘埃落定,想办法把典韦和于禁弄过来,典韦无所谓,那于禁是个品行端正会带兵的,可以委以重任。”刘备念叨了一阵,又开始琢磨着能从曹操集团的残骸上扒拉什么好处,“文臣嘛,荀彧荀攸这两个有必要弄来,陈群是提出九品中正制那个,不好,不想要……”
在刘备自己叨咕的时候,邺城另一边,郭嘉正跟张辽对坐在马车里,缓缓向城外驶去。
“这是路好还是车好,为何一点都不颠簸?”张辽摸着身下的软垫,有些好奇地问道。
在张辽以往的印象中,马车是一种极为折磨人的交通工具,最大的特点就是颠簸,木制车轮与沉重的车身共同作用,让每一名乘客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路面上的每一处颠簸。
就在半柱香之前,被郭嘉邀请着坐进马车的时候,张辽心中都是充满了抗拒了,只是碍于颜面不好推辞才硬着头皮坐了上去。
谁曾想,预想中的颠簸几乎没有出现,即便是有,也完全处于可接受的范围。
这是怎么回事?
“路好,车也好。”郭嘉换了个舒服的坐姿,满脸自得地介绍起来。
他们乘坐的这辆马车是州一级官员专用,摒弃了以往的一体化车身,把车底和车厢分成两个部分来单独制作,再用软性材料(如毛毡之类)填充于其中,尽量减少颠簸。
“就连咱们左右的车板和车顶,也是用两层木板夹一层毛毡,不但冬暖夏凉,还能隔音防箭,减震的功效相对也是次要的。”郭嘉介绍道:“我们这两年还在研究用弧形铁板来减震,只不过一直没取得进展,估计还得过上五六年或者更长时间。”
“减震?”张辽第一次听说这么个名词,低下头琢磨了一阵才明白,“减少震动,倒也贴切,只是铁板坚硬,又怎么能起到这种作用?”
“我也不懂。”郭嘉呵呵笑道。
于是张辽也不说话了,只是从车窗向外眺望,出城之后,便是仍未竣工、满是忙碌人群的工地。
“看来刘使君是要把邺城修筑成一座永不陷落的堡垒。”张辽是个识货的,粗粗看了几眼,就知道城外那些建筑物是要起到什么作用。
郭嘉摇了摇头,“这世上哪有什么永不陷落的城池,真正不会陷落的,是人。”
张辽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继续望着外面。
又过了一阵,马车沿着山路一直上行,进到了那座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
近一年来,军事基地的试验场已经接受了很多次参观,几乎所有重要官员在来到邺城之后,都会慕名前来,见识一下“天雷炮”的威力,有些人还要亲自点上两炮,才会心满意足地离开,所以从葛玄等人往下,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对郭嘉又带了个生面孔过来也不怎么稀奇了。
“这是使君上次点名要的,一匹马就拉得动,遇见路不好走的情况,还能与炮架分开,由驮马背着前进。”葛玄站在一尊炮旁边,得意地拍着那金灿灿的炮身说道。
“多少斤,用多重的炮弹?”郭嘉随口问道,丝毫不避讳身边还站着个张辽。
“不含炮架的话是一百斤,炮弹是四斤多重的。”葛玄比划着说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