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随示即念,亦名因缘(1/1)
有点细细的话,或要小调在前,但没唱。
因缘和合也罢,自然而然也行,随你定。
——无论种种处处总总,所谓世上世外,话还是被人说,经典也还是需要人来讲介,研究佛法或身在佛光的,不论哪宗派语系,门之内外,信与不信,统统一切:当真知佛语之深!
不会佛意者,人者十之有十,故唯佛知佛。
种种权宜方便,只愿破茧成蝶——故所谓谬解或半解或真不解因缘和合者居多——对此作者无话可说。
苏东坡是写了一首可以理解为能诠释到因缘和合的诗句,如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真是好诗句。
《楞严经》中,佛有言: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
是,好类似,亦如是。
所以有人者言: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有遇见,都是恰逢其时。
还在世间哦?是,要入世方知出世,菩萨住世无量岁,还住不够的要借口佛之无奈下的方便巧令?
美好并非仅是花开不谢,聚合甜蜜也非晴天不雨。
本来这个当下的这个所谓世间的体验的不公正才是公正,若明此,怨又从何而来?喜又从哪里生?甚至还有邪见说——都跳出去成佛了谁为佛菩萨点香?天呐!困陷万深还别人所谓不现实或只见光暗无有日耀?嗯,坠落也要华丽的坠落...嗯,佛菩萨贪恋那香,给众生”洗脑“...邪之太深!
要不,有邪知在说,佛曾说的是自圆其说之类,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说——无所住,那生了心后,心住哪?又或者,处于某特定法中说论时,举例子说到了四空论,你偏偏以为四空就是那所谓风地水火!身心性法空不可以此命名?
要不又有说:反正”一切浮尘,诸法幻生,当处出生,随处即灭“,一定得所谓依教持戒而行?!也正所谓那动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而不知后两句核心的诫!
要不,所谓先行者出言:初学者如何如何以为并假象,都一言九鼎似的——您把一切所谓法给定了么?还是您于此法中不知觉的困陷在了”即相离相“式的”色声香味触法“的”人我众生寿者“的悲——而依人不依法?
要不说,你看到苍蝇才说苍蝇——原话本纯无错,你拿来攻陷正解即为邪见,因为:大圣菩萨降魔也会现凶相!
即便所谓法无定法四个字,无有人者全解。
原谅作者,总是不愿其实没有想说一个字,但又莫名说了...
故,何有何来何可困陷这一刹的梦之留恋而不去或不愿去真解佛之大慈悲真意?存善并不能所谓止恶,止恶者也并非一定能忍辱——种种如是,故谁能于五浊中做到六度菠萝蜜?又怎言无量无漏?真没谁做到,除非再来所谓示现者(也有概率性)——作者不能说什么法,也没法可说,基本随着一个大定核心到哪说哪,即使法无定法也仅是无奈下要说的个个名,却又不可断灭空。
太细了,即便善思维中,种种念,你自己都不能发觉的刹那,万万所谓细极善恶之念丛生——哪有消之完头?
无有保证上浮或下堕,而信者不思出处,便是除非有者喜爱”游泥“。都不得已下,才有了八万四千的方便法门,世间法乃方便之方便,是无上慈悲避免多数下堕——那时间太长,乃有的无有出期。
不破茧成蝶,也一定不要作茧自缚。没谁能左右谁或真的完全影响谁,但可提示反省也好。
非殚精竭虑所谓大心教士,只是无名随心。
但有《无量寿经》云:人在爱欲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
又说:后末时期,亿亿修行,罕一得道,唯依愿力,往生得度...
------。
后面所谓小说内容,再看吧,是否发不发。其本身有一丝至少写发一个小结的刹那念头,但忽然感觉无所是无所不是。故此次至少无发,却”鸟雀“何时上指头?
好了,随思断,止。
全部章节阅读完毕,请试读其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