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游击队(1/2)
有关化学武器的事情不仅仅是在欧美的其他国家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英国国内也一样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首先发难的是英国戏剧家文学家萧伯纳,他创作了一篇名为《我控诉!》的文章。一开始,他将它寄给泰晤士报,但是因为言辞过于激烈,泰晤士报没敢刊登它,于是萧伯纳又转投了其他的几家报纸,最后,这篇文章在一家只打算运行几个月就被查封的左翼报纸上刊登了出来。
一开篇萧伯纳就宣称自己为自己是一个英国人而感到羞愧,接着他谴责了英国政府发起的布尔战争是十足的不义之战,并且夹枪夹棒的把英国的达官贵人们,上至女王,下至官僚议员全都讽刺了一顿,甚至毫不客气的称英国政府为匪帮,称维多利亚女王为女匪首。
这样激烈的言论自然引起了一片哗然,反对萧伯纳的人痛骂他“狂悖”,“目无尊长”,“是伟大祖国的叛徒”,甚至应该“立刻被驱逐出境”或者“像一条疯狗一样被吊死”;而支持他的人则称他是“英格兰的良心”,“说出了真话的孩子”……
对于这样的亵渎性的言论,英国政府当然也不客气,毫不犹豫的而宣布萧伯纳是“国民公敌”和“不受欢迎的人”,于是就把萧伯纳给驱逐了出去。
但这种做法并没有让争论停息,反而越发的严重了。而且这一次就连自由党这样的老牌政党都跳起来了。
“我们觉得,萧伯纳先生的的言辞虽然有很多欠考虑的过分了的地方,但是政府的这种做法有压制言论自由之嫌。而且,保守党政府贸然挑起战争,然后在战争中有表现得极度无能,而且还在没有认真考虑的情况下,就使用化学武器这样不人道的武器,对帝国的声誉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当然保守党也不会老老实实的挨骂,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支持者也开始反击。他们打出爱国主义的大旗,宣称战争完全是为了维护大英帝国全体人民的利益。至于帝国的声誉,那些欧洲人和北美的叛逆,什么时候说过帝国的好话?什么时候对帝国有过好的印象?光荣孤立的帝国,又是什么时候要看这些国家的脸色了?
总之,英国国内吵成了一团。
这个时候,史高治的那个关于全面禁止化学武器的倡议也传到了欧洲,在欧洲的学术界和文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得艺术家什么的,以及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对此表示了支持,然而,除了美国之外,各国政府,却基本上都没什么反应。
另一方面,第二国际也站了出来,谴责英国使用化学武器的野蛮行径,并且呼吁英国工人发起罢工……然而,英国工联虽然也对英国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表示了愤慨,但对于组织罢工却缺乏兴趣,第二国际内部的矛盾开始越来越明显。
……
在约翰内斯堡被攻占之后,德兰士瓦共和国所面临的军事局面大大的恶化了,而且,面对着已经使用了化学武器的英军,任何工事,任何坚守似乎都失去了意义。如何对付使用化学武器的英军成了摆在布尔人面前的一大难题。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很多人都开始动摇了。就连克鲁格总统也不例外,有些人提出,也许投降是更好地选择。
“总统阁下,战争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我们根本就不可能获胜了。”一位官员说,“在现在,任何阵地都是无法防御的,因为有该死的毒气!在今天,任何大规模的攻击行动同样是无法进行的,因为敌人会放毒气。不是我不爱国,但是,总统先生,战争真的打不下去了。”
“住口!我们还没有失败!”皮埃特·茹贝尔将军愤怒的说,“我们的欧洲朋友正在为我们努力,我们的美国朋友刚刚给我们紧急发送了一船的防毒面具。而且就我所知,英国人现在面临的压力也很大,短期之内很难再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了。而且我们的美国朋友给出了他们得到的情报,在南非的英国人手中的化学武器已经不多了,我承认,现在我们对外的运输量有限,给作战部队配备防毒面具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那么多的烈士都牺牲了,难道我们连这么一点时间都无法坚持,就急着要投降吗?”
……
罗伯茨勋爵正在默默的看着地图。刚刚取得的大胜利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喜悦,这倒不全是什么悲天悯人呀什么的,而是因为他也知道,他的这个胜利在整个世界上所引起的轩然大波。他也知道这样的胜利,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荣光——这并不是一场骑士式的胜利,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用毒药来解决对手的家伙都是之类的东西里,用毒药的都是被鄙视的人渣。而罗伯茨勋爵如今,也要被算到这里面去了。只怕现在在国内已经是千夫所指了。
罗伯茨勋爵的这个担心绝对不是多余的。事实上,前两天,在伦敦剧院上演《哈姆莱特》的时候,就把哈姆莱特的叔叔克劳狄斯化妆得和罗伯茨勋爵非常像。甚至还不只是如此,当剧情上演到克劳狄斯将涂有毒药的剑交给奥菲利亚的哥哥雷欧提斯的时候,演员还改变了台词,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这上面的毒药见血封喉,是我花了大价钱从毒药之王罗伯茨勋爵那里买来的。”
背负着这样的名声,回去了肯定就不要想有什么英雄的待遇,虽然被当做替罪羊抛出去的可能性并不存在,毕竟他可不是能让人随随便便捏的软柿子,但是政治上的前途多多少少还是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