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天际流火,叩响大地之门(1/2)
咸阳的秋天,有一种独特的风韵,它有一种很大气的通透,天空蓝得一泻千里,而且很高朗,很静远,很明媚。从这湛蓝的天空上洒下的阳光,让人感觉不到阳光,只感觉到异常的温暖与明亮。而这明亮又不刺眼,不倦人,亦不烦人,十分地柔和、亲切,像是被什么刻意过滤过似的,一尘不染的样子。在这样的阳光里,作一个深呼吸,立刻会感到五脏六腑都明亮起来,整个精神状态就空前地好和愉快。
咸阳秋天的风,是冷色调的。它汇集了白桦树叶微黄的色彩,汇集了枫树叶深红的色彩,汇集了白杨树叶金黄的色彩,一缕一缕吹了过来,让人觉着犹如是在一张巨大的色彩艳丽的画布上徜徉。这冷色调的风,摇晃着树叶,抖落无数依然是冷色调的细碎的阳光,于地上,于行人的身体上,十分地诗意。尤其是漫步在巍巍屹立的宫墙下,背景是国都特有的黑色,眼前是明净的阳光,然后微微地呼吸着冷色调的空气。
在这样明净的阳光下和冷色调的风里,若是站在高处,比如站在咸阳前方极目远眺,隐约可见水波,便是渭水,四下一望,那感觉简直没法表述。首先会感到自己突然变得大气起来,伟岸起来,既可以穷尽千里,又能够一览众小。远处的燕山山脉,可以清晰地看见,似乎就在眼前,呼之欲出,即可攀援;正面辽阔的平原,可以一直望到天际,一棵树的动静,一头牛的行走,都可清晰地辨别。在这样的时候,不仅能够从视觉上感到无限的豪迈,甚至能够在精神上一下子就把整个大秦尽收眼底了。其次是俯瞰咸阳古城的色彩。咸阳的高墙、暗色的盖瓦、深红的廊柱、墨绿的古柏、汉白玉的雕栏……
这些色彩都异常分明,没有一丝半点儿黏糊或是含糊。被这些大色彩装点和勾勒出的紫禁城,就充满着霸气,显示着浩荡而威严的皇家风范。站在这样的高度,望着这样的风景,既感到伟岸,又感到渺小。渺小于它明净的开阔,渺小于它厚重的色彩,更渺小于它的神圣与庄严。虽然有渺小的感觉,但依然喜欢这样的明净与开阔,因为可以看清所有,明察所有,我可以获得一种心灵与精神上的清晰,不至于在迷蒙中困顿和茫然。这也许就是大秦花巨资新建咸阳城的缘故吧?据说,当年卫鞅与秦王嬴渠梁在指点咸阳的建设时,就把这一切都考虑了进去。站在正殿的大门口,目光穿过一道道大门,可以一直看出去,一直看到中原的大地。当年的王者,坐在他的御座上,是否就是这样望出去的?是否就是在这样的了望中批下了一道道奏折?一次次确定了大秦命运?
咸阳秋天的水,是格外独特的。
从某种意义上激昂,只要进入关中,便都可以算作大秦的都城了,在直至阿房宫,再至终南山修建门阙,东路直至极庙(信宫)途中架起阁道,犹如空中走廊整体连接,并且整体是按照星象规划的。把南边的秦岭,西边的陇山北边的北部山系,和东边的崤山黄河做为外部城墙……
总之,在咸阳有湖有河的地方,那些水,一律静绿得十分优雅与大度。漫步在颐和园的长廊,望着烟波浩淼的昆明湖,完全没有一丁点儿混沌与狭隘的感觉。那是一片清晰而明媚的壮阔,是一种浩然于天地的气度。若是荡舟在昆明湖上,就发现这水清澈得就像没有水似的,要不是岸边的绿柳和红枫的倒影,就完全以为是在空气中荡漾了。在这样的水面上,才可以知道北京秋天真正的好,才能够深刻理解北京这个国都。
在咸阳的秋天里登城楼,是最好的时节。
这个时候,空气异常地明净,视野异常地开阔,不仅能够一览众山小,而且能够获得渴望奔驰的欲念。站在城楼上,最享受的,是眼睛了。成片的的绿叶黄了,成片的树叶黄了,大块大块的绿草坡和庄稼地也黄了,而远处的河流,是那样的静绿,天空是最纯净的湛蓝,太阳是最亮丽的粉红。在如此缤纷的色彩里,间或有一行南迁的白鹭,优雅地滑过天空,泼洒下阵阵鸣叫,甚是悦耳;在山水间,那一点一点的小小农舍,被色彩拥着,炊烟袅袅,或白或蓝,在山水间悠然地缠缠绕绕……
当然,最直得看的是蜿蜒于群山之巅的楼宇,一直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从这山蜿蜒到那山,又从那山蜿蜒到那那山,再从那那山蜿蜒到更远更远的山。因此就觉得他真的是一条青色的巨龙,似在作腾飞前的小憩,又似在山凹处孵育龙种。有如此万里之长的巨龙,镇住群山,护着江河,在咸阳的秋天里,就可以看得更远、看得更清了。
然而,面对这一方美景,站在高高丹墀chi之上的嬴政,却没有这么好的心情,因为他手里多了一份太史令刚刚送来的奏报,只有简简单单的两行字,却让这位坐拥四海的王者眉头大皱。
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虽没有阴阳家那般神鬼莫测,但也有迹可循,毕竟嬴政将阴阳家所有典籍都搬到了朝廷之内,可谓是物尽其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嬴政的心才会放不下,荧惑又名赤星、罚星、执法。又视火星在东方叫悬息,在西方为天理,在南方为火星。火之精,赤帝之子。方伯之象,主岁成败,司宗妖孽,主天子之礼,主大鸿胪、主死丧、主忧患。总的来说,在古人的眼里,火星是近于妖星,司天下人臣之过,主旱灾、饥疾、兵乱、死丧、妖孽等等。火星在五常为礼,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