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第571章 内斗无处不在(2/3)
可以立刻起事!”“可笑之极,”切尔诺夫对此嗤之以鼻,“怎么暗中积蓄军事力量,你难道没有看到吗?布尔什维克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大肆肃反,有反革命嫌疑的人就会被立刻逮捕,你倒是告诉我怎么避开契卡的耳目去暗地里积蓄力量!”
“你这根本是危言耸听!”萨文科夫顿时不服气了,“契卡在肃反不假,但是你也必须看到,这个机构才刚刚成立,能力还相当有限,只要我们加倍小心一些,完全可以避开他们!”
“胡说八道!”切尔诺夫顿时急红了眼,“契卡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这半个月来,我们有多少同志和同仁栽在了他们手里,需要我告诉你吗?立宪民主党已经被他们折腾得大伤元气了,你是想让我们重蹈他们的覆辙吗?”
顿时,以萨文科夫为代表的激进派和以切尔诺夫为代表的立宪会议拥护派吵了起来,双方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时间社会革命党右派的中央委员会比菜市场还热闹。
表面上看,这两派人纯粹只是路线之争,但实际上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随着克伦斯基被捕入狱,以及社会革命党分裂成左右两个党派,社会革命党内部的权力纷争十分激烈,甚至一点儿也不比布尔什维克内部的斗争气氛差。
在这样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气氛里,社会革命党右派的各路大佬必然要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夺话语权,萨文科夫和切尔诺夫不过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代表而已。
比如,萨文科夫之所以坚持要搞政变,要搞军事斗争,不是这货觉得只有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他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之所以有这样的坚持,无非是这货跟军方的关系不错,和科尔尼洛夫、卡列金、邓尼金等人有交集,代表了社会革命党右派中军队方面的势力。为了迎合军人的要求,他才会表现得那么亢奋和激烈。
而切尔诺夫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位原本就是社会革命党中最富有盛名的理论家之一,二月革命之后,革命立场一直在中左、中右之间不断的摇摆。不过从立宪民主党临时政府的四月危机开始,随着社会革命党加入临时政府,这位才确立了右派立场。
从五月份开始,切尔诺夫就开始担任农业部长,但一直到七月事变后被迫辞职,基本上毫无建树,甚至对社会革命党的群众基石——农民,他也谈不上多友好。担任农业部长期间,他最重要的业绩就是阻止农民自发的夺取地主的土地。
而切尔诺夫之所以对立宪会议如此的上心,原因只有一个,他在这方面优势很大,历史上也是如此,他是这个刚刚开幕就被强行驱散的议会的主席。为了利用立宪会议多捞一点政治资本,他当然不能任由萨文科夫折腾。
说起来俄国二月革命之后的政治斗争真是一本糊涂账,各种各样的势力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台,一边跟政敌斗争,又一遍积极的内斗,那个热闹啊!
就拿社会革命党举例子,十月革命之后分裂成了左派和右派,到了三年内战时期,右派跟邓尼金、高尔察克这样的军方势力也谈不上多和睦。他们成立的乌法临时政府就被高尔察克强行驱散,然后被这位后世很受赞誉的将军撵出了国土。
不过高尔察克的结局也不算太好,而且不管后世的文章怎么粉饰他,把他说得多好多伟大,仿佛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身边全是猪队友。
实际上,个人认为此人也就是那么回事,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能力都相当的一般,哪怕没被出卖,最后的结果也好不到哪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时的高尔察克还在当他的黑海舰队司令,陪着实力很不怎么样的土耳其海军在澡盆里折腾,而在社会革命党右派内部纷争不断的同时,同他们出自同源的社会革命党左派已经基本上跟布尔什维克达成了一致,虽然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双方的分歧依然很大。
跟社会革命党右派在为立宪会议头疼不同,社会革命党所头疼的是对德和谈问题,他们跟布尔什维克的主要分歧,准确的说是跟列宁的主要分歧就是在这里。
对此,他们内部也有争论:
斯皮里多诺娃的意见是:“对于德国人的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幻想,我们绝对不能妥协。德国人就是恶狼,如果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他们的贪婪将会无限制的膨胀,他们的要求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离谱!”
卡列林也立刻附和道:“我们谈判的基础只能也必须是不割地不赔款,国内的人民在看着我们,如果我们用一纸屈辱的条约去换取和平,他们也绝对不会接受的!”
好在社会革命党左派里也不完全是这种坚持不让步的“死硬份子”,老牌的社会革命党人博勃罗夫就比较清醒的,“我个人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想要在谈判中取得一个理想化的结果恐怕是很困难的,前线的态势对我们很不利,而国内的群众又强烈的要求立刻达成和平协议,再加上那些反革命党派在不断的制造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对德国做出一定的妥协,是可以理解的!”
博勃罗夫开口之后,社会革命党左派中央委员会一片沉默,如果说这话的是其他人,恐怕会收获能盖一栋楼的砖头。但说话的是博勃罗夫,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前面说过了,博勃罗夫是老资格的社会革命党,资格有多老呢?1851年出生的他,1869年就参加了革命,从18岁参加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