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说客(1/2)
“噢.....,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挖人?”李老师在围棋教学圈子里少说也混了有小十年,跳槽也非止一次两次,张学友提了个开头,他马上就猜到了对方的意图所在。
“是的,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谭晓天那样的好苗子属于可遇而不可求,整个扬州十年里未必能碰到一个,所以我觉得,与其为两三年后江都棋院有哪位学员可以与之抗衡而烦恼,倒不如提前下手,防患于未燃,先把人拉到咱们这边来的容易。”张学友点头道。
“那怎么行!我反对。”李秋生象被火了着了似的叫道,“挖谭晓天过来我赞成,但孙东那个人,一来心术不正,二来棋力低微,三来没有根基,这样的人到了江都棋院,只会把江都棋院良好的教学风气带歪。”——对于谭晓天,李秋生倒不是多记恨,一个六岁大的小孩子能懂什么事儿,被孙东当枪使,责任在孙东而不是谭晓天身上,而且他也很清楚郑家兄弟对谭晓天棋才的欣赏,所以对这个想法他是不会反对的,再说了,谭晓天若是进入江都棋院,那么不管到时负责老师是谁,和他都是师生的关系,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自已输给谭晓天不仅不丢面子,等以后谭晓天下出来,成为天下有名的一流棋士时,这盘棋反可能成为一段棋坛佳话,让世人顺带着也记住自已呢?
但对于孙东,他却是没有半点儿好感,害自已栽那么大一个跟头,还要被好言好语好招待的请来加入江都棋院,成为自已的同事,这世上还有天理吗?!
“呵呵,冷静,冷静。”郑纪工笑着劝道,他是一个冷静的人,更何况孙东又没有伤到他的面子。至于孙东这个人的品性如何,那就是另外性质的问题了,他一直认为,为上位者。善于识人用人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优点和长处,相应的也会有弱点和短板。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懂得把每个人放在适合发挥其作用的位置上而不是反之,就象孔明和张飞,一个是智谋过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个是勇冠三军,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入无人之境。所以刘备让一个做自已的军事,负责出谋划策,一个则为上将军,冲锋陷阵。攻城破地,这才是人尽其材,物尽其用,设想一下儿,如果刘备把张飞留在身边出主意,让孔明两军阵前领兵厮杀,那会是怎样结果?
“张老师,如果你说的能够成功自然最好,咱们看中的是谭晓天,又不是孙东。到时候大了了找个闲职把他养着也无所谓,你就说你打算怎么做吧。”郑纪夫则更直接——在扬州这几年,虽然也发现了不少有培养前途的棋童并送去京城深造,但大多不过是中人之资。并不比郑家在京城地区找到的棋童更优秀,以这样的成绩,想要在以棋为尊的郑家得到一致的尊重、认同显然还远远不够,他也急着发现真正的天才棋童,让京城郑家的那些长辈大吃一惊。
“首先最重要的是尽快和孙东接触,理由有两个。第一,他今天刚到扬州,还没有去见董彦,没有正式报道,算起来还不是扬州棋院的人,这时候改变主意,另攀高枝,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少的多。第二,我虽然没见过董彦,但从院长和校监的转述中大致可以推测出那是一个很精明的人,如果双方见面,让他见识到谭晓天的棋才,以他的精明,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谭晓天留住,那样咱们想要挖人,难度会高出很多。第三,只有尽快和他接触,才能尽快了解他的弱点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而只有知道这些,咱们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张学友答道。
“......,说的对。今天下棋时旁边观战的人很多,想要把消息封锁住基本没有可能,董彦那个人擅长交际,耳目灵通,这事儿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他知道。而一旦知道,他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与孙东见面,催促其入职,而一旦入职,成为扬州棋院的人,咱们再要挖人道义上就被动了。”听了张学友的分析,郑纪夫表示赞同——从对手那里挖人这种事儿好说而不好听,尤其是郑家和董家这种名门正派,有头有脸的围棋世家,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谁先把人掌握住谁就先在道义上占了上风,谭晓天这样的棋童十年中未必能出一个,不抓紧点儿肯定是不行的。
郑纪夫这样说了,也就相当于给事情定了调子,挖人肯定要是去挖的,李秋生知道这时自已再提反对意见就等于不给郑纪夫面子,心中不愿却也没有办法,只有闭上嘴巴一言不发。
“张老师,既然你能想到这些,想必心中已有腹案了吧?时间紧急,你也不要问一句说一句了,直接说你具体打算怎么做吧。”郑纪工鼓励道。
“嗯.....,孙东现在住在刘记商行,咱们棋院的人出面去与之接洽太惹眼,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警惕,所以,我觉得办这件事儿最好通过一个中间人,这个中间人要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能够让孙东信任。”张学友说道。
“嗯.....,说的对,纪夫,你有推荐的人选吗?”想了一想,郑纪工点了点头,然后向二弟问道——张学有提出的人选条件不是他那个级别层次能够接触到的,这个问题只有他们兄弟俩去解决。
“嗯......,”捋着下巴上的一缕短须,郑纪夫半眯着眼睛仔细想了一会儿,然后这才睁开,“我想这件事儿最适合托付的人还是汇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