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确定(1/2)
第十七章确定
大年三十下午,顾明静和顾明远的来顾明华家,说是找他玩,顾明静还端了一小锅顾大娘打的浆糊。兄弟姐妹四人嘻嘻哈哈的把对联贴好,看上去多少也有了过年的气氛。傍晚的顾明远拉着顾明华去顾大伯家吃年夜饭,顾明静抱了软软,二话不说拿了钥匙帮顾明华锁了门。
吃完年夜饭,在顾大伯家玩到深夜,顾明静和顾明远又提出没玩过瘾,要去顾明华家睡觉,顺便再玩一会儿。顾明华很感动。顾大伯抱了睡着的软软送他们回去,临走交代他们不许玩太晚,明天要早一点过去吃饭。
初一和初二都在顾大伯家混的中饭和晚饭,兄弟姐妹在一起,软软都玩疯了,每天都是睡着了被顾大伯送回家,一点也没想起爸爸妈妈来。初三以后大家都要走亲戚,顾明华带着软软在家,清清静静的休息了两天。过了初五,年就过完了。
镇政府十一开始上班,元宵节休息一天。
元宵节那天,顾大姑和张姑父上午来到顾大伯家,没有带孩子们。
顾奶奶看他们过来,一时有点惊讶:“这大过节的怎么回来了?出什么事了?”
顾大姑把顾奶奶和顾大伯顾大娘都叫到堂屋,让顾明静带顾明远写作业去。
顾奶奶看她这样子,想到了,等孩子们出门,就迫不及待的问:“明华妈有消息了?”
张姑父说:“上班后我就去问了跑公共汽车的高永华,又托他跑车时在市里公共汽车站问问。结果昨天高永华正好去市里,下午回来过来找我,说是九月份有人在市里看到一个穿橘黄衣服的女的,我听着像是明华妈妈。”
张姑父喘了口气继续说:“说来也巧,高永华问的那个司机正好是当时那个女的坐车的司机。他说那个女的上车时就拿着一张照片,坐在车上也时不时的摸把泪,下车后她跟司机和售票员搭话,说是要去南方看生病的老娘,手上钱不够,想把身上的毛衣手提包什么的低价转让出去,问大家有没有门路。售票员看上了她那件橘黄色的外套,她不卖,说有纪念意义。毛衣和手提包都旧了,售票员不要。看她哭的伤心,最后司机拿了手提包回家给老人用,还特地多给了钱。因为这司机才记得这么清楚,后来还和售票员讨论过,不知道她老娘怎么样了。司机记得她最后坐6路车往火车站方向去了。”
张姑父一连说了这么大一串话,嘴巴都有点干了,顾大娘忙倒了杯水给她,张姑父喝了一口,继续说:“我估计是明华妈妈,衣服照片都对的上,听司机说也是南方口音。”
顾大姑说:“应该没错了,明华妈这么多年一直带点南方口音的。”
顾奶奶有点愣神,喃喃的问:“你们说,她这是为啥呀?我后来悄悄问过明华,她妈离开的时候没拿多少钱,你说她要是起意要走,为啥不多拿点钱呢?”
顾大伯和顾大娘对视了一眼,顾大娘说:“她是不是怕拿钱多了孩子们不好过?”
顾大姑说:“她走都走了,还管什么孩子,她要是惦记孩子,就走了。”
大家互相看看,谁也不清楚当时柳红英是什么想法。
屋里一时静悄悄的,谁也没有说话。
沉默了一会儿,顾大娘问:“要不要告诉爱国和明华?”
顾奶奶很为难,看了看大家。
张姑父说:“我觉得得说,怎么说也是爱国媳妇,明华妈妈,他俩都得知道。”
顾大姑不同意:“爱国本来就不正干,再知道他媳妇儿跑了,不定出啥事。明华又小,知道了也没用,孩子心里还难受。再说了,怎么跟孩子说?就说你爸没用,你妈不要你们自己跑了?”
顾奶奶说:“一直瞒着也不是啥办法,至少得让爱国知道吧。”
顾大娘接过话:“我觉得明华保不准早就知道了,那孩子看起来就很聪明,他妈丢下他和妹妹,在集市就不见了,孩子说不定猜到了。”
顾奶奶和顾大姑都倒吸了口冷气,顾大姑说:“不会吧,明华才六岁。”
顾大娘说:“你见的少,不知道,明华这孩子看着就早熟,不像六岁的孩子。他五岁就开始一个人在家带妹妹,做饭,洗衣服,养鸡,还知道给妹妹买奶粉,谁家的孩子这么小就这么能干的?”
顾大娘这么一说,大家都意识到顾明华不比同龄孩子,早熟的不像话。
张姑父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遇到这么对父母,明华又聪明,能干也是被逼的…吧。”他想到年前赶集时顾明华拐弯抹角的跟他说镇中门口有个好玩的房子,很多小孩子去玩,当时觉得是孩子好奇,无意识说的话,现在也不确定了,准备明天上班找机会过去看看。
顾奶奶犹豫的说:“那就跟明华说?”
顾大伯一直低头听大家说话,没有发言,这会儿闷闷的说:“先跟明华说。今天把明华和软软叫过来吃饭,吃完饭就告诉他。过一阵儿爱国回来,找合适的机会,慢慢的透漏给爱国,不要直接说。”
顾大伯拍板决定了,大家就决定按这个方式来办。
顾大姑看看自己老娘和哥嫂的表情,突然觉得挺奇怪,六岁的侄子比三十二岁的堂弟靠谱,偏偏大家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真是不可思议。
顾奶奶决定中午吃饺子,特地留下顾大姑两口子帮腔。
顾大伯骑车去镇上买了肉,回来开始剁馅儿。顾大娘喊顾明静姐弟去叫明华和软软,就说是顾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