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注定没有结果的案子(1/2)
“卫兵法,我们查到了蓟的出关记录,但却没有查到入关记录。”
按照李卫的推测,蓟应该自始至终就没有离开杀虎口,在这段时间内,应该是去了那座山坳。
但现在事实好像与想象中的有些偏差。
李卫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越来越复杂了。
若当日的马群中没有蓟,那他这段日子的忙碌几乎就是徒劳的了,再重新来的话,将会遇到更大的麻烦,所需要筛除的目标也将会更多。
“只有出关记录而没有入关记录,这本就不正常,属下在杀虎口那里仔细查阅了前后的出入关记录,发现了一些问题。”玉自然知道李卫担心的是什么问题,所以直接从怀中拿出了两份编好的竹简。
信息早就被标注过了,所以李卫可以直接看到重点。
蓟离开雁门关的时间是上月十二,离开杀虎口的时间是上月十三,离去时,共十一人。
雁门关与杀虎口的记录是一致的,但回来的时候,信息可就对不上了。
杀虎口与雁门关的入关记录是蓟手下的令牌,杀虎口的入关时间是上月十五清晨,雁门关的入关记录是上月十六正午。
从时间上倒是看不出什么问题,途中多歇息一下,或是遇到点别的问题都有可能拖延半天的时间。
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数对不上,杀虎口那边入关是十人,比出去的时候少了一个人,而雁门关这边则是十一人,出入正好。
也就是说,蓟的队伍里,至少有一个人悄悄的返了回来,并且在他们进入雁门关前汇合在了一起。
正常情况之下,根本就没人会去对比两地出入关的记录,更不会去在意一个人的差别。
杀虎口那边虽然出关记录不多,但那只是与雁门关相比较而已,每天出入关的记载,依旧能够编满四份标准竹简,大多数是派出去联络的骑兵,或侦查骑兵,暗布在匈奴那边的耳目回来传递消息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李卫有些不知所措了。
作为办案人员,他自然希望将案件一查到底,将所有的蛀虫全部揪出来。
但从个人角度来说,他对军将毅的感官还不错,事情牵扯到了他的亲兵司马,李卫有些担心会牵扯到毅,这有可能是自己以后的靠山之一,贸然决定,必然会得罪人。
再一个,李卫已经几乎可以肯定,蓟是有问题的,但他绝不是第一个,也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真要是彻查的话,李卫担心会把天给捅破,这不利于接下来的备战。
“可以确定吗?”听了李卫的汇报,王旦同样也是皱起了眉头,显然,他与李卫,被同样的问题给难住了。
“目前所搜集到的证据,全部间接的指向了蓟,在这么多证据面前,从蓟口中炸出真话并不难!”李卫说道。
自己解决不了的,当然是请示上级呀。
上一次为了保命就把整个赵军高层给得罪了一遍,鬼知道自己运气为啥这么好,来了个明升暗降这事就算过去了。
这一次李卫可不会这么冒失了,反正问题丢给你了,怎么处理那是你的问题。
有功,分你一些,有过,你去前面顶锅。
当决定将问题丢给王旦之后,李卫整个人便彻底的放松了下来,他不需要再去纠结这些问题了。
至于毅,如果他够聪明的话,应该已经猜到些东西了。
“都有哪些证据?”王旦似是在犹豫。
“其一,当日属下遇到贼兵的时候,马群从属下东侧约五里处掠过,却不顾及同伴,倘若当时马群对着属下冲锋一次,属下这些人基本就阵亡了,但对方却直接跑了。
所以属下断定,一是双方相互不知,马群那边并不知属下派人去引诱那些贼兵了,所以没有做出反应。二则是为了保密,一旦对方出动,就必须确保属下所有人全部阵亡,但是这很难,因为当日属下在二三里外的暗处,安置了一骑待命。最后,对方不想暴露,更不想在那个地方杀掉属下这一卒人,如若这样,必然会引起将军的重视,到时不论是严查还是派大军搜剿,他们都逃不掉。
其二,属下的部下在杀虎口以东约五十里处的山坳中发现了他们的营地,证明这群人是长时间驻扎于此的,那地方属下还没去看,但根据汇报,地形险,但却不重要,是我军的盲区之一。
其三,蓟在雁门关与杀虎口的出入关记录不符,一共四次记录,但却只有三次相同。
其四,在当日交战那里,属下发现了一块碎裂的令牌,虽看不出所属何处,但属下已经验证过了,确属我军,蓟在此之后,也有补办令牌的记录。
其五,属下在军将毅的地图上看出了问题……”
李卫吧嗒吧嗒的说了一大堆,没有一条证据可以直接指向蓟的,但是将这些证据综合起来,随便一个人都能看出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李卫罗列出来的最重要的证据,如果将他掌握的所有证据都拿出来,起码能搞个十来条。
听完李卫列出的证据,王旦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但这道精光很快便被掩饰了起来。
“事关重大,你暂且回去等候,待吾与将军商议过再做决定。”王旦没有给李卫最终的决定,他给不了,也不敢给。
李卫虽然没有明说,但每一句话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止蓟一个人。
比如说,明明出了杀虎口,为何回来的时候少了一个人?
少的这个人,是如何入关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