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锦衣夜行》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锦衣夜行 () >> 第425章 明知不可为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3656/

第425章 明知不可为(1/2)

那徐府家将虽然奇怪,却不敢违拗,连忙点了几个侍卫,跟着他跑去赶人了。

茗儿返回车厢刚刚坐定,外边便传来侍卫们叱喝驱赶的声音,茗儿越想越觉不安,不免有些心浮气燥起来。

她年纪小,不曾亲身经历过洪武年间胡惟庸、李善长那几次祸延满朝公卿的大案,可是身在公卿世家,这几桩大案她是耳熟能详,这个时候能往漩涡里跳么?国公又如何,仅胡惟庸一案,就连累了多少公侯世家、多少当朝一品?

杨旭向王驸马借宅子这样一件私事,王驸马不会说,杨旭也不可能对人说,而且这才一天的功夫,除非是有心人,否则怎么可能打听得到这个地方?指点段御使家人来求杨旭的,恐怕是不怀好意,朝堂上劝阻皇上少起杀心,和接受犯囚家属请托为之说项,那可是绝对不同的两码事。

茗儿是勋臣世家出身,政治嗅觉灵敏的很,她的政治素养不要说是梓祺、苏颖那样粗枝大叶的女子,就是谢雨靠那样生了一颗七巧玲珑心的女孩儿也不如她,这是身世和地位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知识。别人要摸爬滚打一辈子,侥幸不死的话,才能用无数教训总结出来的这些知识,她是从小就耳濡目染了。

“不成,得马上找到他,提醒他一下!那个臭家伙虽然蛮机灵的,可是官场上软刀子杀人的手段多着呢,他一个新丁,一不小心还不叫人给卖了?”,茗儿一个大家闺秀总不能满大街的去找男人,离开王驸马借给夏鼻的那处宅院后,她马上返回定国公府,要侄子徐景昌去寻找夏浔此时夏浔刚刚离开皇宫,正向刑部赶去。

夏浔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不想沾惹改朝换代带来的必然的政坛清洗,一人有罪,株连全家乃至全族,甚至如景清一般,天子震怒之下,连他同村的人都受到了株连,应不应该?夏浔认为不应该,可他认为不应该不见得就得去纠正。

人贵自知,得拈量拈量自己有几两重就像他在济南城中,满城饥民,惨死无数,他手里有粮,却只够保全自己穷则独善其身,他还没有左右天子的能量,这一点,他对自己认识的非常清楚。

何况,他认为的不应该,是按照后世的价值观念来衡量的他无法用这些来说服这个时代的人。就像某些夯货以现代教育形成的思维模式去抨击古代三妻四妾为种马一样孰不知他的祖宗十八代除非一直都是贫民否则也是这么过来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文明,用你的一厢情愿地去评价另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岂非鸡同鸭讲。

夏浔做为一名执法者在做事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他的理智是比情感占上风的,他很清楚,即便在现代,也做不到对政治犯的家属不予株连,虽然现代不至于闹到连坐杀头的地步,可是现代社会,政治犯本人又有几个杀头的?

不同者,只是古今刑律轻重的不同,至于罪不及家人乃至种种不公正待遇,古今皆然。现代尚且如此,你在六百年前以一个现代人的理解,傻啦唧叽的去跟人家讲人权?傻又有穿越权么?

可是理智是一回事,人总不可能永远由理智来左右他的行动,新的奸榜名单已经扩张至五十三人了,看情形,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夏浔真的有点沉不住气了,他进宫就是想劝皇帝适可而止,震慑是应该的,却不应该继续扩张下去,看这样子,只要皇帝不开口,陈瑛和纪纲就会一直抓下去,生命不息,整人不止。

朱棣虽然满腔怒火,却没有只顾着抓奸党的事,这件事吩咐下去,有人做就行了,站在他的高度,有太多的大事需要处理,没可能整天专注于此。搁现代来讲,就算一个处局级领导,要整几个根本没有反抗之力的普通职员,吩咐人力、计财、办公室这类的心腹部门一声就得了,他会自降身价亲自跑去看看那人现在有多倒霉或者过问具体如何整治么?何况是一国天子。

史书上那种皇帝兴致勃勃搬把椅子亲自观看行刑的离奇记载,不过是那些以为皇帝下地干活用的都是金锄头的傻多想象出来的,而皇帝在金*殿上架起油锅炸人的离奇传说,更是直接把阴曹地府阎罗王炸小鬼的故事给嫁接过来的。

夏浔赶到宫里的时候,朱棣正忙着选人入阁,以及遣派使臣告示诸国自己登基的事情。

一般认为,内阁制度是朱棣的首创,实则不然,废宰相,设内阁,创立内阁制和分权制,是始于朱元璋。朱元璋对自己的创举非常得意,特意在《祖训条章》,即《皇明祖训》中敕谕子孙和臣民:“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以后子别不过遵守成法以安天下。

盖创世之君,起自侧微,备历世故艰难,周知人情善恶。恐后世守成之君,生长深宫,未谙世故。山林初出之士,自矜己长。至有奸贼之臣,询权利,作聪明。上不能察而信任之,变更祖法以败乱国家,贻害天下,故日夜精思,立法垂后,永为不刊之典。”

他的意思是,开国之君出于民间,深知百姓疾苦,也知道官府的各种弊断,因此制定的制度比较完善,后世子孙生长于深宫,容易被人欺骗和盅惑,所以对开国皇帝的制度,不得不得稍有更改。不过建文登基后,虽未立相实已立相,国事尽操于方孝孺和黄子澄之手,内阁制名存实亡。

现在朱棣打算重新建立内阁,他这几天又陆续选拔了一些官员参与对建文朝四年来的奏章进行整理,这实际上

状态提示: 第425章 明知不可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