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文心雕龙新译》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文心雕龙新译 () >> 第九章 颂与赞的异同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39991/

第九章 颂与赞的异同(2/2)

辞掷地有声,在气势上,即有赋一样的舒展恢弘,又要剔除赋的奢糜浮华;而在态度上,即有铭文一样的虔敬矜持,又要区别铭文的劝诫警惕。所以,“颂”于提笔之时就是为了表扬赞美,而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树立丰碑。在具体内容形式上,“颂”于精微细致或粗糙豪放上,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子程度呢?对此,只能情随境迁,并因人而异吧……这就是“颂”作为文章一个独立体裁的大致情况。

何谓“赞”呢?赞,就是宣扬、说明,并有扶持、协助的意思。传说虞舜时代的祭祀,首先由担当乐正的官员吟诵“赞”,随后百唱。另外,像《尚书大禹谟》中“益赞于禹”和《尚书序》中“伊陟赞于巫咸”,前者的“赞”有“关切、帮助”之意,而后者的主要是“提醒、说明”。再者,汉代设置了“鸿胪”官职,这种官员在重大场合时的礼仪性言辞就叫“赞”……上面这一些,便是古代口耳相传下来的关于“赞”的大致情形。

自从司马相如书写了《荆轲论》,才开始有了“赞”的文体格式。在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里面,借助“赞”来表明褒贬情怀,这即像概括全文的综述,又像颂体文中的美言评说,更像纪传体后面的评价论断……确实,在他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在挚虞《流别集》中,作者把这种“赞”词视为一种“述”的文体,则近似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至于郭璞注解《尔雅》中的“图赞”等,无论针对动物还是植物,一概使用“赞”词,并且褒贬兼容并蓄。像这样一种类别,恰似“颂”的沿革一样,算是“赞”的变格吧。

追根溯源,不难发现:原本“赞”只是对事物的褒奖性感慨,历来凡属于“赞”的体例,一般篇章都十分简短而不冗长,最经常是四字成句,并在数韵之间,整体上不过二十句上下。因此,唯求简约梗概,旨在表情达意……这就是“赞”的成文纲要。所以说,“赞”作为一种文体,其源头尽管遥远,但用途格外局限。在大致归类上,“赞”可视为“颂”的支流吧。

总而言之:恢弘功德大业是颂的天职,美化帝王圣贤是赞的本分。他们一概推敲文理,同样都雕琢音韵,唯求赏心悦目,旨在声名远扬。颂赞褒扬是源头,贬斥得失属末流,从来高堂声鸣远,柳浪闻莺音自由。


状态提示: 第九章 颂与赞的异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