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文心雕龙新译》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文心雕龙新译 () >> 第十五章 谐与隐的价值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39991/

第十五章 谐与隐的价值(3/4)

前。因为萧国大夫还无社,与楚国大夫申叔展本是世交好友,此时也被围困在城内。于是,还无社便登上城楼,让城下士兵喊来申书展。随后,两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申叔展问:“有麦麹乎?”(还有酒曲吗?)

还无社答:“无”(没有啊!)

城下的又问“有山鞠穷乎?”(山川穹有吗?)

城上的回答:“无”(也没有啊!)

城下再问:“河鱼腹疾奈何?”(腹部胀得像鱼肚子一样怎么办啊?)

城上又答:“目于眢井而拯之。”(坐在枯井里等着就好了。)

对话到此,申书展特别追加了一句:“若为茅絰,哭井则己。”(是不是在井边栓上白绳子,听到有人哭声就好了吧。)于是,楚军攻克萧城后,申书展站在留有白绳子的井旁一边哭,另一边还无社便得救了。

另据《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大约公元前482年,因秋冬蝗虫成灾,吴国的申叔仪到鲁国公孙有山的家里借粮食,两人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申叔仪说:“佩玉忌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别人佩玉叮当响,我的身上空荡荡;别人美酒闪碧波,我和衣不遮身的老人一旁望。)

公孙有山说:“梁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精粮没有,粗黍尚多。你站在山头喊一声“有庚癸吗?”,我就答应你的要求。)

“庚癸”在军队中指代“粮食”。两人哑谜样子的对话,把日常借贷的尴尬,掩饰在了不失儒雅的调侃之中。

再如《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并传令敢进谏者,杀无赦。大臣武举(伍奢之父伍子胥之祖父)对楚庄王说,外面流传一个哑谜,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庄王同意他说一说看。下面是他们两人的对话:

武举讲:“有鸟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山岗上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不叫,不知是什么鸟?)

庄王说:“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不久后,楚庄王开始重用敢于舍命进谏的人物,旋即威震四方。

还是在《战国策齐策》中记载,靖郭君(田婴妫姓亦称婴子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孟尝君之父)要加固自己薛城封邑的城防工事,并对身边人说不接见阻挠这事的说客。有一个门客传话说,只想对靖郭君讲三个字,若再多的话,愿意接受烹刑,靖郭君便同意接见了。这个门客觐见时,快步走上前只是说出来“海大鱼”三个字后,转身就走。

靖郭君连忙问:“你难道没有别的话要说吗?”

门客驻足回答:“我不想拿生命当儿戏。”

靖郭君说:“忘了前面的保证吧,请把话说完。”

门客才开始进一步解释:大鱼在海里,即便使用大网都不容易逮得住,但是到了陆地上,连蚂蚁都敢欺负它。薛城比如是一条大鱼,而齐国才是大海。如果离开了齐国,薛国城墙修到天高又有何用呢?于是,靖郭君茅塞顿开,立刻停止了筑城工程。

在《列女传辨通传》中,有一个《楚处庄侄》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楚顷襄王年过四十,非但不立太子,而且一门心思只是喜好游山玩水,根本不理朝政。有一次楚顷襄王又要远处游玩,但在半路上被一个十二岁女孩拦住了。这个女孩是一个县邑的女儿,书名“庄侄”(据说应为庄姬),她问楚王是否明白这样一个谣传:“大鱼失水,有龙无尾。墙欲内崩,而王不视。”

楚王回答:“不知道。”

庄侄便进一步解释:“大鱼失水者,王离国五百里也,乐之于前,不思祸之起于后也。有龙无尾者,年既四十,无太子也。国无强辅,必且殆也。墙欲内崩而王不视者,祸乱且成而王不改也。”

楚顷襄王与庄侄就在路边经过了如此这般的一番对话后,即刻悬崖勒马,打道回府。随后楚王一边内修政治,一边外御强敌,不久国富民强,而庄侄自然纳入后宫。

《列女传仁智传》中,另有一个《鲁臧孙母》的故事。臧孙母是鲁大夫臧文仲的母亲。臧文仲即将出使齐国,临行前,臧母给他分析了齐鲁两国政治形势,并估计他这次出行,必定凶多吉少,并嘱咐让儿子一定要提前疏通齐国的权势人物。果不其然,臧文仲到了齐国便遭扣押,因为齐国已经开始筹划偷袭鲁国了。臧文仲凭借已经打通的上层关系,暗地给鲁国公写了一份信函。又因为担心密信中途被发现,便用哑谜写成;其中有一句话就是“食猎犬组羊裘”。鲁国君臣,虽然见到了臧文仲密信,却没有人能够读得懂,只好请教臧文仲的母亲。她老人家见信后,不但通篇看的明明白白,并指出“食猎犬,组羊裘。”暗示“齐国要侵略鲁国了,必须早做准备啊。”于是,鲁国增兵驻防,严阵以待。齐国见阴谋败露,随即放弃了侵略计划。

综合上述诸多故事,无一例外,都是运用“讔”这种语言形式的鲜活案例。他们之所以能够载入《左传》《战国策》《史记》《列女传》等经典之中,若往大的道理里讲,即可以兴国安邦,也可以建功立业;若往小里说,即能够纠偏扶正,也能够答疑解惑吧。另外,尽管这样一些故事都属于随机应变、灵活巧智

状态提示: 第十五章 谐与隐的价值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