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古代小平民》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古代小平民 () >> 4.婚后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40251/

4.婚后(2/2)

茶果还小,不到摘的时候。现在时间正好,把油茶果采摘回来,自己用些土法榨油,拿到县城试试。

要是卖山茶油挣不到钱,那自己就去山里烧炭,这边地界不算冷,大家都没有盘炕的说法,冬天多是烧柴取暖,家里有闲钱的也乐意烧炭,烧炭在这儿还是有些市场的。杨大川在未穿越前也跟别人进山烧过炭,烧炭是个辛苦活儿,在山里一呆就是十天半月的,像个野人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干烧炭那活儿的。

沈芋一想,也没有更好的开源办法,自己能想到的除了多种田,种好田,要不然就是把家里的鸡蛋拿到镇上卖,更多的经济物事儿他就不懂了。思考过后,

沈芋说:“家里田地不算多,在大湾村的还有5亩水田,5亩旱地,今年的粮食也收回来了,咱俩又成了一家,抽空这两天跟村长到县城里办户籍,到时又能少上一份税粮。若是家里实在不行的话我外出找点活儿干也能贴补贴补。”

杨大川就道:“不至于,哪里需要你外出找活儿贴补家里的地步,再说,地里也不用着急,咱家地不算多,拾掇几天也差不多了,挣钱养家那是我要考虑的事,你用不着为这事着急上火。”

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先把地里的苞谷番薯收回来,再补种一些过冬的蔬菜,大湾村的地也不能荒了,反正两村离得也不算远,沈家房子也还在,到时两人辛苦一些,播种秋收就回大湾村住,平常就让街坊邻居帮照看照看,秋收时给点粮食做酬谢。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芋哥儿起床弄好早食,摊了几个玉米饼子,本来还想放鸡蛋的,但是家里没养鸡自然也就没鸡蛋,只能凑合着吃些咸菜,心想等阿嬷过来了,得重新做些大酱,积点酸菜,晒些咸菜、干菜才行,虽说自己也能做,但是手艺还是比不上阿嬷。

杨大川听到灶房里的声音就醒了,利索爬起来,把自己收拾好,心想终于又有人做饭给自己吃了,再也不用忍受自己的随便糊弄,这种感觉真好。吃着玉米饼子就着咸菜喂饱了自己,拾掇拾掇农具,就将院门带上,跟芋哥儿一块下地。

掰苞米是个遭罪的活儿:苞米叶儿既长又细,锋利的很,一不小心划身上就是一条血印子,更别说里头还有为数众多的蚊子。掰完后,还得把苞米杆子砍断拿回家当柴烧,砍断留在地里的的苞米根还很锋利,一个不小心踩到,又可能扎破脚。

芋哥儿带着杨大川钻进了苞谷地里,一人拿着一个麻袋,两人一人掰一垅,把苞米杆上饱满的苞米穗拧下来,装到麻袋上,装满了就扛到地头上放着,然后连多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转身就又回到苞米垅里。待袋子装的差不多了,杨大川就把苞米挑回家,倒出苞米堆在一边,转身又拿着空袋子返回到地里,全部收完回家后,两人还得动手苞米的外衣,剥出来的苞米棒放到院子里晒,晒干了还得手动把他们搓粒,搓粒磨成粉了才能做吃食。每当这时,杨大川分外想念现代便捷的生产方式。

这几天,小两口都忙起了农活,收完地里的苞米番薯,又补种了白菜、萝卜生菜等冬季菜,要不然冬天都没菜吃。

说到这个,杨大川有点怀疑建立大安朝的圣祖也是穿越的,他的一系列举措对当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穿越前辈很厉害,改革盐政,现在的盐价并不贵,人人都吃得起,也不限量贩卖。

还弄出了香皂、牙膏等日常用品;大力发展农业,在改良粮种的同时还派人到海外积极寻找更高产量的粮种,海外作物土蛋、苞谷、番薯等高产量粮食养活了刚建立的大安朝,随之发现的还有一些新物种时蔬,辣椒、西红柿、生菜、茄子等,不过可惜的是水稻小麦等粮种并没有提高多少产量。

商贸发展欣欣向荣,大安朝经过百来年的积累,饮食手法得到了巨大提升,圣□□是个好吃的,在他的带领下,大安朝尤其盛产美食,比之当世应该也不差了。这些都是杨大川进城时听别人议论说起的。

杨大川和芋哥儿忙完两家地里的活,芋哥儿都瘦了一大截儿。再加上身上脸上的印子,越发显得可怜,村里人见到又不觉感叹芋哥儿命苦,自家不嫁闺女是正确的。

收拾完两个村地里活儿那天,他两到大湾村一起把沈阿嬷接过来了。杨大川还特意买了五斤的猪肉,给沈阿嬷接风洗尘,顺顺给芋哥儿补补身子,这几天都把芋哥儿累坏了,他干的活可不比杨大川少。但是现在家里精穷,只能用买肉这么省事简单的方法了。

吃饭的时候,杨大川再一次感叹自己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芋哥儿的灶上手艺他就很满意了,但是吃过沈阿嬷做的饭食后,真真是觉得自己以前吃的是猪食。

红烧肉块颜色鲜亮好看,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吃了一块还想吃第二块,吃了第二块还想吃第三块,总之就是形容不出的好吃。杨大川再一次下定决心一定要赶快挣钱,要不然都不能大口吃肉,天天吃菜自己可受不了。


状态提示: 4.婚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