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毫无征兆的突破(3/4)
的人们,顿时被这壮观的一幕所吸引。数十组大型烟花一齐燃放,那是一个怎样的情形?恐怕能够抵得上一场中型的烟火晚会了!要知道,晓燕买的那些,可都是在民用燃放范围内,最大型的烟花!
“哇,好美啊!”望着这壮观的一幕,几女顿时齐齐欢呼了起来!
楚扬站在她们中间,仰起头,望着眼前这一幕,心里也泛起点点回忆。
当然,这回忆是有关前任的,但这一刻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随着他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这个世界同化,对这个家庭的认同感越来越强,那些属于另外一个楚扬的回忆,也仿佛慢慢变成了他自己的。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间,楚扬也没有刻意去压抑这一变化。作为一个音修士,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一颗随性自然的赤子之心,既然他的记忆已经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就让它发生好了,为什么要去刻意的排斥呢?
在楚扬的记忆中,儿时关于放鞭炮的一幕一幕,温馨地涌入脑海。
在儿时的记忆里,过大年,从进入腊八仿佛就已经开始了,整个寒假,都充满着浓浓的年味。
那时候,楚扬和他的小伙伴们最向往的,自然是大年三十的新衣服,还有爸妈做的一桌好菜。但于楚扬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痛痛快快地和小伙伴一起放鞭炮。关于鞭炮的记忆,在童年里一直占据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楚扬慢慢地品着那份回忆。他记起了小的时候去镇上赶集买鞭炮。老家离镇上有八里路,小的时候赶集,都是搭村里亲戚的毛驴车去。在清晨的时候出发,天空还挂着几颗亮闪闪的星星,吸一口空气,从喉咙到肺里都是透凉的。穿着母亲做的、厚厚的棉衣棉裤,棉衣的扣子是那种老式的“摁扣”,扣起来,会有清脆的“咔哒”声。
驴车慢悠悠地走在田野的小路上,两旁的田里,堆着成堆的玉米秸。坐在驴车的车尾,一边聊着各种属于孩子们的话题,一边大腿还随着驴车的节奏晃呀晃的。坐得不耐烦了,就蹦下来围着车前车后一阵疯跑,往往会招来大人的一阵呵骂,最后再乖乖回到车上老实坐着。
赶集的热闹,从路上就已经开始了。腊月二十五镇上的大集,是最热闹的,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要赶这个集去办年货。在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赶集的人,或骑着自行车,或赶着驴马车,或是干脆步行。也不急着到集上,一路走,一路与相熟的人聊着天。
到了集市上,父母便要去市场,先去给楚扬买一身新衣服,然后去买些菜肉。市场里的人多得像是下饺子一样,被拥在其中只能不由自主地跟着人流向前。空气里飘浮着胡椒粉、熏肉和水果交织在一起的味道,路边的音像店里。收录机大声放着流行歌曲,多是《水手》或是《九妹》这样的歌,声音高亢,离得老远都能听到。那时的楚扬,很渴望停下来多听一会儿,甚至奢望买一盘磁带,然而总会被父母“无情”地拉走。
说起买新衣服,印象里好像当时年年只有那么几个款式。那时最流行的是“三紧”袄,其实就是夹克衫,选来选去也无非就是纠结颜色和花纹。当然价钱也是最要紧的。砍价是必须的。往往需要看过十几个摊位,一一比较,最终才会花上几十块钱,买上一、两件。
当然。对于楚扬来说。最期待的就是买鞭炮。但买鞭炮往往要等到最后。父母把要买的年货都买齐了才行。即便是这样,到了买鞭炮的时候,也免不得要招来母亲杨茹的一通埋怨。在她看来。花钱买鞭炮是最不值得的事情,噼噼啪啪一阵响,钱就没了。但她又怎么会知道,孩子们放鞭炮时的乐趣呢。
鞭炮店是小时候的楚扬最喜欢去的,里面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让人眼馋的鞭炮。有成捆的“二踢脚”,有摆得整整齐齐,包着红色油纸,贴着好看商标的小鞭,有一捆捆的、细长的“闪光雷”,大家都叫它“八响八亮”,还有各式小烟花、钻天猴之类的。每当看到这些,楚扬就迈不动腿,心里想着恨不得把它们全搬回家里去,放个痛快。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母亲给买鞭炮的项目做了“预算”,只能买有限的几样。每到这时,是最纠结的,于是先买必须买的,二踢脚肯定是要买上一捆的,然后是小鞭,“大地红”之类的,然而这个时候又开始纠结到底要买几包。等买完了这两样,就开始精挑细选,选那些喜欢的小鞭炮和小烟花。
印象最深的,一种是“啄木鸟炮”,很精致的小包装,一包只有四十根的样子,比普通的小鞭大些,也粗些。上面有精美的花纹,放起来特别的响,特别的亮。还有一种“红绿鞭”,商标上印着的名字好像叫“电光鞭炮”,拆开油纸包,里面红色和绿色的鞭炮五根一组,错落的编着。买回去,舍不得一下子放掉,楚扬总是将它们拆开,然后装在口袋里,一根根的放。那时觉得,装了一口袋的小鞭炮,走在大街上,简直就是个小财主。小伙伴们总会跟在身边,一边吵吵嚷嚷建议,要去“炸这个炸那个”,一边也掏出各自带的鞭炮,比着放出花样。若是有大方的,看到谁手里的鞭炮放光了,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几根送给他,马上就会收获到最真诚的友谊。
整个正月,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是在家里过,其余的时间都会去亲戚家里拜年。亲戚们今天你请客,明天他做东,孩子们也跟着到处串门子。这个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