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同会之兄弟(三)(2/2)
以艺术的再加工和再创作而已。此书就说起过,在和汤若望同时代的教会人士中,还有很多人均对汤神父的私生活表示不满。连当时的“北漂”郑芝龙也说:“汤若望神甫根本不像其他神甫们那样是一位耶稣会神甫,就连一个澳门世俗葡人都不如。[2]”或许,在没有晋铎之前,汤若望和他的亲密友人有一些过于“亲密”的行止,最终被汤若望带入历史长河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也说不定。
而且,后世的一些专家也以为,虽然安文思与汤若望有矛盾,但安文思素有“正直诚实”的品质,且是一持戒严谨的传教士,天主教戒行之一就是不许说谎。因此,后来教会中有人进而攻击安文思凭空捏造事实诬陷汤若望,这是对安文思评价失实,完全有可能是出于教会的立场,出于维护在华传教事业及其教会的整体形象。“专家”还认为,安文思有可能存在心胸狭小的一面,但捏造事实,诬陷汤若望则不可能。一言以蔽之,过去教会对神职人员私生活缺点方面向来均以不公开、默认或掩盖的态度,完全是一种护教心态。
心猿意马的弘毅正在腹诽着老玛法的一点个人隐私,却闻听对面的汤若望也已经开了口:
“嗯!小爷说的极是!我也相信天主和梵蒂冈的教廷与教宗会还我清白的。毕竟,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唉!西来教士同属一宗,之间本应亲如兄弟,为何也弄得如此复杂?看来你们西人之间的关系,竟也颇似汉臣与汉臣之间、满臣与满臣之间了——既相互依存又争风吃醋。”
看着汤若望情绪有所好转,弘毅反而眼睛一转、计上心头,“别有用心”的评论道!
(本章完)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
[1] 阳玛诺(1574-1659),字“演西”,葡萄牙籍耶稣会传教士。他最早向中华介绍了伽利略望远镜和他的发现。1615年阳玛诺在京刊印《天问略》,阐明了月相和交食原理、节气、昼夜和太阳的运动,介绍了伽利略发现的木星的四颗卫星、月球表面、金星的盈亏、太阳黑子及银河由众多恒星构成等天文学知识,大多是中华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其启蒙意义不容忽视,同时表明那时的天学差不多和世界同步
[2] 见于闵明我(西)著、杨平译《中国王朝历史、政治、lún_lǐ和宗教论》,载《16和17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