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辩论(2/2)
的话,只会让沛公觉得你是在劝他做不义小人。我觉得蒯彻看人比你准,你看他就一直在和沛公说人情,很少和沛公讲利害。”“受教了。”郦食其郑重地向张良拱手称谢。
“还有,你若是现在去和沛公争论,我觉得也不是好时机。”张良继续说下去“现在沛公已经犹豫了,但蒯彻的话依然占上风,要是你不停地逼迫下去,沛公反倒会越来越固执兵法有云避其朝锐,击其惰归。说服人也是一样,我觉得你好等到沛公的动摇达到极致再去劝他,这样才能说服他。”
“司徒觉得什么时候好呢”郦食其认真地问道。
“每向北走一步,沛公的动摇就会增一分吧不过不能等沛公渡过黄河,那样就没有头的机会了,也会让全军陷入险境。”说到这里张良显得有些气愤“别听蒯彻的,兵凶战危,鲁公怎么可能会有必然能接应到沛公的把握,这黄河绝对不能孤军渡过,要真是沛公一意孤行去送死,我可不能带着韩国的将士一起去。”
发过两声抱怨后,张良又继续说道“关键还是人情,你要让沛公明白,不辜负鲁公就会辜负大王的恩义和他的手下至于利害,不要再说了,沛公心里都明白,他的志向不在北面,我想这你也已经看得很明白了,不用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他。”
“是,我是看得很明白了,多谢司徒。”郦食其站起身,临行前问张良道“司徒为何这般助我”
“我听说你是高阳的豪族,几乎变卖了全部的祖产,带着所有的男丁投奔了沛公,剩下的那一如果沛公战败,你们全族覆灭在关中,剩下的那也不够妇孺吃几天的,势必要沦为别人的奴隶。你先告诉我你为何这么做,然后我就告诉你我的道理。”张良说道。
“因为我相信沛公是不世出的英雄豪杰,”郦食其大声说道“就像蒯彻说的,我举全族投奔,就是指望沛公封王裂土,而我家也能趁势而起”
“不错,我也认为沛公是英雄豪杰,虽然去关中极险,但沛公至少有五六成把握能做成,何必去寄人篱下”顺着郦食其的话,张良继续说下去“这话我也对我的大王说过,大王才会给我这一千甲士让我来全力助沛公成事。”
郦食其听得连连头,后又听张良对他说道“所以我是助沛公,不是助你,你也不必谢我。”
“为何夫君不听将士们的忠言呢”
到帐篷后,戚姬在帮刘邦洗漱的时候突然小声说道。
“你又有什么说法了”刘邦向着戚姬怒目而视。
可一贯百依百顺的戚姬,此时居然没有畏缩,而是用低沉但是坚定的口气说道“萧何曹参,还有郦食其,他们都是把富贵系在夫君身上的,和夫君荣辱与共,而蒯彻是鲁公的门客,要靠着鲁公飞黄腾达”
刘邦一脚踢出,把戚姬给他盛水的洗脚盆踢得飞了起来,站起身怒不可遏地指着戚姬喝道“谁是谁教你说这番谗言的”
戚姬跪倒在地,口中仍继续说道“妾身和萧何曹参郦食其一样,都是把全副身家都压在夫君身上的,当然是一心盼着夫君好,谗言害了夫君,那妾身岂不是自杀”
刘邦怔怔地看着戚姬,怒火慢慢地熄灭了,半晌后缓缓说道“北上又怎么不好了呢”
“妾身只是一个无知女子,当然说不出来,但是妾身将心比心,要是萧何曹参他们都说不好,那多半是对夫君不好。”戚姬固执地说道。
“好得很,”刘邦宽慰道“去帮了我义弟的忙,我也能封王。”
戚姬闻言抬起头,看着刘邦“妾身觉得夫君是大丈夫伟男儿,难道功业不当自取吗从别人手里乞求而来,既不妥帖,尤可耻也。”
“胡说”刘邦像是被火烧了一下地蹦起来,指着戚姬大骂道“你一个妇人懂得什么休要再胡说八道,否则莫怪我无情”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