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新的方向(2/3)
佩服。范哥高瞻远瞩,我算是跟对老板了。”张胖子一脸狡黠。“拍马屁又不会涨薪水,所以你尽管拍,我受用着。”范剑南拍拍他的肩膀道。
回到了天机馆的楼上,乌南明依然在看着那块陨铁发呆。看到范剑南走进来,他才回过神来道,“刚才的事情,怎么样了?”
“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有人故意找我们的麻烦而已,不过也已经解决了。”范剑南道,“我们刚才说到哪里了,你说有办法可解开这些古代纹饰的意义?”
乌南明点点头道,“是的。我想这些纹饰可能涉及到另一个传说——《金篆玉函》。”
“金篆玉函?”张胖子一愣道,“那不是符箓宗的传说么?”
“哦,这位小朋友居然也知道金篆玉函?”乌南明皱眉道。
“听说过一点,不过也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乡野传说。”张胖子不好意思地道。“据说这是流传自上古的天书秘文。在唐代李淳风和袁天罡都曾提到过这部典籍。安史之乱之后据说又被人永久封存,并且用古篆书写下了一道六字诅咒。视着盲,得者亡。从此之后金篆玉函就此失传。”
乌南明点点头,“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无字天书。相传为古代研究周易占卜之能人异士,窥破天机后,想要传世于后世子孙,又担心泄露天机遭天谴或被歹人恶用祸乱天下,顾不用文字而用画图的方式让后世能人参悟的奇书画卷。通篇无字只有类似这河图上的图形纹饰。”
“对,我听人说在唐代的道家高人李淳风和袁天罡都研究过这无字天书,但是都未得要领,只能望之兴叹。也就是在这之后,道家开始逐渐式微。”张胖子道。
“看来你确实是道家的人,这方面还知道的不少。但并不全面,实际上在唐初,道家曾经空前繁盛。以唐代八仙为例,其时寻仙求道的人极多,士大夫之间也崇尚黄老之学。其中有不少人还真的得到过一些好处。很多证据表明,长生之秘在那时也有传承。”乌南明缓缓地道。
“真的有长生之秘?”张胖子骇然道。
乌南明先是笑而不语,之后缓缓地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范剑南想了想道,“这好像是李白写的诗?你不会想说他也是术者吧?”
“他不是,只不过是接受过道家思想罢了。据说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传作一时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甚至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不过他放弃了。”乌南明缓缓地道,“但是他接触过金篆玉函上的长生之术,只不过他不是那块材料。所以他才在诗文之中写下了: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怎么会?”范剑南奇怪地道,“各种史料里也只记载了他是个诗人,却从未有人提到他是个术者啊。”
“想想看,他曾经一度自称谪仙人。而且不为世人所知的是,他还是一个剑客。”乌南明缓缓道,“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有人认为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那也不能说明他就接触过术法啊?”范剑南皱眉道。
“你知道李白出身在哪里么?”乌南明缓缓地道,“官方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在剑南道绵州,而另一种说法是在西域碎叶城。”
范剑南一愣,“西域?”
“西域昆仑,长生之秘起源的地方。”乌南明缓缓地道。“道家无数长生的传说都和昆仑山有关。我刚才说的那两句诗的开篇,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李白所暗指的就是昆仑山。他是在那里接触到了金篆玉函和长生之秘。这也是后两句诗的由来——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范剑南愕然道,“这两句诗我以前也听说过,但是从没又能想过会是这样。一直以来都以为是这个酒鬼,喝多了之后的夸张之词。”
乌南明缓缓地道,“如果你也有像我这么多的时间,用来研究和考证。那么这个世界上很多原本隐秘的东西,都能从中找到真相。”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找到李白所说的昆仑山?”范剑南奇怪地道。
“昆仑这个地名,历史上也有很多种解释。据我所考证的昆仑山,应该是指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应该多是和冰雪气候有关。”乌南明解释道。
“这么说还真有昆仑山?”张胖子激动地道,“也有西王母和长生不老药?”
“昆仑山有,长生之秘应该也有。不过瑶池、西王母之类就是传说了。”乌南明摇摇头道。
“那我们怎么找到这传说中的金篆玉函?去昆仑还是去碎叶城?”范剑南皱眉道,“即便我们到那里也什么都找不到吧?”
“万事没有绝对,古代很多事情用的都是象征性的说法。就像河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