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万世三国》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万世三国 () >> 第一卷 初到汉末,忽悠名士 第四章 张府夜宴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54226/

第一卷 初到汉末,忽悠名士 第四章 张府夜宴(2/3)

了,不早了。”看着陆风不情愿的样子,陆安赶紧解释说。

无奈,在陆安的催促下,陆风只得起来梳洗。“晚上的宴会,怎么这么早就准备呀,真是搞不懂这些古人。”陆风心里很是疑惑。不过,猛然间,陆风又明白了,“对呀,古代没有照明工具,晚上就靠点蜡烛了,那还得是有钱人家,穷人家基本是太阳一落山就休息了。所以,古人把黄昏就当成晚上的开始了。哎,回到古代,还得适应一阵子呀。”

梳洗完毕,陆风便来到了张府,一到大厅,就见里面坐着几个人,都在谈论着什么,而早晨在客栈遇见的那两个人赫然在列。

一见陆风进来,张飞就赶紧迎了出来,拉着陆风的手笑着说:“哈哈,子城,你可来晚了,一会儿你可要多喝几杯。”说着拉着陆风就向屋里走。

“罪过罪过,贪睡了一会儿,还望兄长见谅。”陆风赶紧赔不是。

“来来来,我给大家介绍,各位,这就是吴郡三才之一的陆风陆子城。”张飞一边向里走,一边介绍着陆风,同时,他也把在座的几个人介绍给陆风,其中几个都是无名之人,至少陆风没听说过,而在客栈遇见的那两个人,果然那个俊美潇洒的人就是陈琳,而那个威严庄重的人却叫崔言。

对于崔言,陆风也是比较了解的,他也算是三国时的一个名士,也算是大器晚成的一个代表。他二十三岁之前基本上是一个游侠,仗剑行天下,二十三岁以后,居然顿悟,开始学习《论语》《诗经》,四处展转求学,竟成了一个饱学之士。

此时的崔言也就二十左右年纪,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一二,他应该还没有顿悟求学,是个好机会呀。

陆风认出了他二人,而他二人似乎也认出了陆风,三人都一脸惊奇,想不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见礼以毕,众人便分宾主落座。最让陆风郁闷的是,张飞居然让他做首席,显然他成了几今天晚上最尊贵的宾客了,这让陆风成了众矢之的。

果然,张飞刚敬完酒,陈琳便开始发难了。

“久闻子城乃当世才子,师事大儒伯喈先生,与顾元叹、虞仲翔齐名于世,今日饮宴此景,子城可否赋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陈琳的话音一落,众人边开始附和起来。(顾雍表字元叹;虞翻表字仲翔)

一听此言,陆风正中下怀,“哈哈,要是干别的,心里还真没底儿,可是吟诗作对儿,这是我的强项呀。后世那么多的诗词名篇,随便拿出一首也会让你们研究半天的了。”

想到此,陆风便站起身说道:“诗词歌赋,风也略有小成,然风一直以为,寻章摘句,穷经皓首,此乃小才也。”

一听此言,众人不禁心中暗想:“好大的口气,此为小才,何为大才呀?”

这时只听陆风接着说道:“大才者,当上承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扬天朝天威,内亲附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此乃丞相之职也,何人可为呀?”

“鸠雀不知鲲鹏,小才不及大才。吾欲修大才以安天下,然于小才之道亦有所见解。近日以来,吾以为乐府诗过于简朴,难以尽述情怀,故试做七言之诗以添诗律。”

众人闻听此话,不禁大惑:“七言诗,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且看你如何作来。”

“前几日匈奴寇边,吾心有所感,吟成几句,今日献丑,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只听陆风吟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功臣阁,谁说书生难封侯?”

吟过半晌,众人无语,都陷在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片刻,崔言道:“想不到七字一句亦可成诗。此诗平仄韵律皆美,更具大气豪放,想不到子城心中亦有此志。”

众人也不禁点头称赞,陈琳也沉默不语,只是微微颔首。

“七言诗其实和乐府诗是一样的,不过是七字一句而已,平仄韵律皆可参照乐府诗。”看到众人这样推崇称赞,陆风赶紧解释说。

“那日,我还做了一首七言诗,如众人不弃,风愿再次献丑吟来。”

陆风的话还没说完,只听众人道:“快些吟来,让我等见识见识。”

陆风随即大声吟道:“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无定河边可埋骨,俯首甘为铺路人。”

刚一吟完,崔言便大声赞道:“好!好才情,好魄力,好志向!我敬子城一杯。”说完一饮而尽。陆风只好陪了一杯。

众人也是赞不绝口,接着,话题自然就扯到了匈奴寇边一事。这下张飞终于有说话的机会了,对于诗词歌赋,张飞是不懂的,所以,方才真有些讨厌这些文人了,并且,座中有几人似乎是张飞的同类,对此也不甚喜,一谈到边患之事,众人便开始大放厥词,各个言辞激烈,激动异常。但都是指责朝廷失政,官吏腐朽,无一人提出解决的办法。见众人如此,陆风不觉得叹了一口气。

闻听陆风叹气,崔言便出声询问:“不知子城对此有何高见?”

“我欲前往洛阳拜见老师,并求取功名,北上并州以御匈奴,吾虽一书生,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吾愿为大汉疆土洒尽一腔热血。”

“好呀,好呀,子城与我不谋而合。”崔言拍手说道,“如此,吾愿与子城同路而行,同上并州。”

听到崔言这么一说,陆风心中大快,“真丈夫也,豪爽,有性格

状态提示: 第一卷 初到汉末,忽悠名士 第四章 张府夜宴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