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我的朋友骆志远(2/2)
加牛仔裤,不过她的身材也不错。安北市很少能见到外国人,所以行人往来大都向霍尔金娜两女投来好奇关注的一瞥,有些人甚至停下脚步窃窃私语,议论上几声。
就这样与两个金发美女在街上闲逛,骆志远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
“志远,我们去找安娜,一起喝酒聊天——今天在你的地盘上,你要请客哟。”霍尔金娜用蹩脚的中文笑道,眸光中的狡黠一闪而逝。
她故意在晚宴上当着劳力和李学仁的面流露出某种强烈的投资意向,又口口声声以“骆志远的朋友”自居,其实是使了一点小心计。
她带来的这个投资项目,放在北方省或者江南省,本无所谓。她来华夏投资,无非是看中了华夏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既然如此,她就索性将这个项目放在骆志远身边,也好给自己创造与骆志远相处的机会。
霍尔金娜根本没有想太多、太复杂。她的心思很简单——既然放不下,就干脆再努力尝试一下,她不奢望骆志远能接受她的感情,但她却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她更看重过程,至于结果,两人最终能不能走到一起,她并不看重。
这大概就是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观念迥异吧。
当然,来华夏投资兴业,也与波罗涅夫家族企业开始转型有关。在俄国,石油寡头虽然势力深厚,垄断一国命脉,但在如今的俄国政体下,寡头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波罗涅夫是一个聪明人,用华夏人的话说就是“老谋深算”,他一方面听从俄国政fu号召,将能源垄断的利益逐步向政fu让渡,同时向国外转移个人资产和家族财富,他最近连续在美国投资办厂,基本上就是做长久打算;而另一方面,他开始推动西伯利亚石油集团转型升级,他还准备为企业更名为西伯利亚实业集团,准备放弃巨大的能源利益蛋糕,进军其他新兴经济市场。来华夏投资,就是他的全球战略布局之一。
后来的事实证明,波罗涅夫堪称英明睿智。与他平起平坐的另外两大能源寡头,几年后的下场都比较惨烈,只有他成功脱身,不但保住了大部分份额的财富,还继续活跃在俄国的政坛上。
骆志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得不对波罗涅夫的政治敏锐性暗暗佩服。1999年,俄国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卢布暴跌,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与时间赛跑的感觉。中产阶级失去了对政fu的信任,人们疯狂地逃避卢布而追逐美元,并且梦想着早日移民他国。
俄国上下一致认为,引发俄危机的罪魁祸首,非操纵国民经济的寡头莫属。因此,铁腕总统甫一上台,就祭出重拳,严打寡头。一次电台采访中,记者问及寡头前途,铁腕总统严肃表示:“如果你问的是那些腐蚀或者帮助腐蚀权力,攫取金钱的人,那么没有这样一个寡头阶层存身的必要。”
他还公开警告:“有钱人不应当控制社会。寡头们不可以、也没有权力影响政fu决策。如果有人不喜欢这样、如果有人已经习惯了无政fu主义,那我很抱歉,他们必须遵守新的规则。”
铁腕总统决定向寡头发起致命一击。而波罗涅夫家族因为“未雨绸缪”,而逃过一劫。
日后,波罗涅夫虽然移居美国,但还是能渗透和影响俄国经济社会。从短期看,他失去了不少利益,但从长远来判断,他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赢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