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陕西情形(求月票)(2/3)
他的推荐之下,嵇绍顺利的进入了晋朝内部,并且成为了皇帝的近臣,确切说,他是晋惠帝的侍中。侍中,大致是统领侍卫禁军的人,但是级别上,是可以与宰相同列的。可见晋惠帝对他有多么的信任。能让与自己有杀父之仇的的人做自己的禁卫军统领,晋惠帝难道是个傻子吗?虽然嵇康不是他杀的,毕竟是司马家下的手。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在历史上,晋惠帝确实是被当做傻子来看的,在历史上,他的名声相当的差,据说,有一次,地方官员向他汇报一个地方发生了天灾,老百姓都人吃人,哀鸿遍野,让朝廷赶紧想办法赈灾,这个时候晋惠帝竟然给出了一个让后代的史官们都有些哭笑不得的答案:“何不食肉粥?”。
但是,史官的笔也是铁笔,除了记下这滑稽的语言对话外,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君臣际遇,那就是嵇绍和晋惠帝。嵇绍担任的职位,是侍中,这个职位很高,刚才说过了,大致都可以当做宰相的级别,而且负责皇帝的禁卫军统领。当时,晋朝的江山也并不是十分稳固的,这个动乱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晋朝的皇族本身。这在后世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做八王之乱,在和七国之乱联系起来的话,就形成了后来的一个常见的成语,叫做乱七八糟。看看,读我的书涨学问吧。
在八王之乱中,有一个王爷叫做司马颖,举兵作乱。都已经杀到了晋惠帝的车架之前,这个时候,在旁边护卫的嵇绍挺身而出,死战不退,最终保证了晋惠帝的绝对安全,自己,却被叛军砍做了肉泥。鲜血溅到了惠帝的龙袍之上。但是正因为如此,也为朝廷的卫队到来赢得了时间,最终,司马颖被击退了。惠帝顺利回到了朝廷。左右要洗去他龙袍上的鲜血,这个时候,惠帝终于开口了,他说了七个字,“此嵇侍中血,勿去!”。这是嵇侍中的血啊,你们不能把洗下去。后来一直到他临终,都保留这这件带血的龙袍。
有的时候,即使一个人的脑子不怎么灵光,即使被人称作傻子,他的也是有感情的,他能辨别是非,这样的人,即使是傻子,又有何妨呢?他是懂得感恩的,就因为如此,嵇绍就没有白白的牺牲,至少,这个他拼死保护的人,会用自己之后的余生岁月来感念自己,这样的嵇绍,虽死犹生。
之所以列出这么大的篇幅来说明嵇绍的故事,并不仅仅是因为到了月底要凑个字数什么的。更重要的是,说明,这样的事情和这样的人,都是存在的,而且,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一种感动了。现在凌云根本不知道是,这个周扬到底是不是嵇绍那样的人。
话说,其实朱元璋这个人是比较狠的,有一个原则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斩杀功臣,只要是能找到理由,都是不遗余力的,而且,还有一个不成明文的原则就是,绝对的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据说,就连像李善长那样的开国功臣,他都没能放过,不仅如此,还夷其三族,这四个字看着这么轻巧,实则让人简直是毛骨悚然,什么是夷其三族呢,这么说,先要解释什么是三族这个问题,三族者,父族、母族、妻族。凡是和这三族能扯上关系的直系亲属,一律斩杀,不留后患。这么干的原因,也许大部分出于怕寻仇吧。
不过,史书记载,除了周骥和周德兴两个人,并坐诛死之外,似乎并没有牵扯到其他的人。不过,这个周扬到底有没有复仇情绪,谁知道呢,比较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嵇绍那样大度的,不过,现在和他聊聊天,听听他说说话总是没错的。
周扬浅浅一笑,“两位大人不必顾虑什么,我是江夏侯的后人,当年,祖上霍乱后宫,没有遭到家族诛灭,我已经是感恩不尽了,这样的罪名,怎么能为周家保留出一分血脉来呢。所谓雷霆雨露,都是天恩,作为臣子的,我知道感恩,好了,别的不多说了,我跟你们说说,这里的情形吧!”。
张章这次也回过神来了,他主动的看了凌云一眼,心说这个周扬不简单,就凌兄这一沉吟的功夫,他竟然能够猜透凌兄想的是什么,此人是不得不防。凌云也回了他一个眼神,意思是将计就计,静观其变。张章点头。
周扬说,这陕西,我虽然未曾在那里任职,大致也知道一些情况,这里是秦王的封地。秦王此人,虽然比较小气,也算是与民秋毫无犯,不怎么盘剥属地的老百姓。为什么呢,也可能是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陕西此地的民风。这里的民风是很彪悍的,可能两位大人不能想象。这里的老百姓有多么的好斗,他们会因为争夺一碗饭,发动两个村子的人打到互有死伤!!”,凌云有些纳闷了,这陕西的老百姓都有毛病吧,吃自己的饭,怎么还能因为跟别人抢饭打起来呢。
看着两位不解的眼神,周扬解释说,“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去饭馆吃饭,同时桌上还坐着另外一个人,一碗饭上来,两个人都要先吃。。”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理由,就为这么点事,能值当的发动一个村子,凌云简直是有点郁闷了,他才知道这趟差事到底有多么的不好办。彪悍就彪悍吧,也不至于到这么难弄的地步,实在是让人感觉很为难。
周扬说,其实,在陕西当官,无非就是求个平安,全身而退就好,在这边,一般当官的要是想弄些苛捐杂税,没准就不是掉乌纱帽的事情了,有可能不留神就会掉了脑袋,因为不知道哪天,你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