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两位太子杀手!(1/2)
不一会儿,张玄素就到了。
不久之后,李纲也紧随其后,出现在了承恩殿。如今的李承乾是大唐帝国的储君,东宫太子,半君。
可谓是位高权重,同样的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期望很高,培养更是不遗余力。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对于太子的培养,可以说是下了大力气。从封为太子以来,太子李承乾的优势就足以碾压蜀王李恪以及卫王李泰。
毕竟,不管是朝堂之上,还有长安城中的力量,都可以说是仅次于李世民。
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于李承乾寄予厚望!
……
在大唐之时,对于东宫储君极为重视。故而,在东宫置六傅,称三师三少,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太师、少师总管东宫事。
太傅、少傅使知君臣父子之道,师教之以事,保则慎其身。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舍人。
同时有詹事掌管太子家,设丞,辖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还有太子宾客赞相礼仪,规诲过失。
更有太子宾客,詹事府统家令等三寺,左右率等十府。
而太子左右卫率中,太子左、右卫率:掌东宫兵仗、仪卫,并统领亲、勋、翊、广、济五府的府兵。
太子左、右司御率:掌东宫兵仗、仪卫之政令,并统领外府旅贲。太子左、右清道率:掌东宫内外昼夜巡警之事。
李世民任命萧瑀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常何为太子太保,总领东宫兵事。
除了这几位德高望重之辈,担任闲职以外,更有真正掌管太子东宫各大官署实权的,少师李刚、少傅张玄素、少保刘政会等人。
文学学士于志宁为太子左庶子,孔颖达和赵弘智为右庶子,令狐德棻为太子宾客,王仁表、崔知机为太子舍人,杜正伦为少詹事兼起居注。
这些人,无一不是身居要职,都是这个时代一等一大才,这些人,便是太子李承乾强大的教导团。
其中,这些当中王仁表出自太原王氏,崔知机出自博陵崔氏,可谓是当朝权贵,五姓七望等世家尽在其中。
如今的东宫,可谓是人才济济,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于李承乾教育的重视。
……
李承乾一一见礼之后,对着张玄素以及李纲两人点了点头,道:“蜀王在水云轩诗会之中的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
张玄素听李承乾话语中的几分忌惮,他心里对李恪的举动也是颇为猜测。
心中念头闪烁,张玄素对着李承乾一拱手,进言道:“太子殿下无需多想,蜀王虽然一诗惊世,但是这同样意味着蜀王与长孙大人交恶,对于殿下并无威胁。”
说到这里,张玄素顿了一下,道:“长孙大人的一句质疑,极有可能会毁了蜀王名誉,故而,蜀王疯狂,有此一举也属正常。”
张玄素本是隋朝旧臣,为人忠直,当年窦建德俘获他后,想封他为治书侍御史,但是他却以隋臣自居,坚决不受。
这便是忠义!
后来大唐灭了窦建德,张玄素归顺唐朝,由于与李渊同殿为臣,故而很受李渊重视一直委以重任。
不仅张玄素做过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师,负责教导太子李建成。
只不过张玄素辜负了李建成,李建成这个太子,并没有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而后,在玄武门政变之后,李世民久闻张玄素的大名,特意召见他,向他征询为政之道。
张玄素就隋朝灭亡的原因做了一番高谈阔论,李世民极为欣赏,提升他为侍御史,后又见他有大才,特任他为太子少傅教导李承乾。
故而,作为隋朝遗臣,张玄素对于李恪这个身负隋炀血脉的皇子,在内心深处有着亲近。
这是天性!
作为隋臣,张玄素终究是辜负了隋炀帝,故而,在他看来,他对于隋炀帝,对于大隋心存亏欠。
然而,事态的发展往往不随人意,在张玄素刚说完,时任太子左庶子的于志宁立即反驳道。
“少傅此言差矣,蜀王身边不缺不乏出谋划策之士,单那岑文本就不是一般人物。所以,对于蜀王李恪,我们不能熟视无睹,还是要多加注意才是。”
“特别是蜀王武名大于天下,如今更有绝世之文才惊世。假以时日,蜀王李恪文武之名,必将会镇压天下。”
“一旦到这个时候,蜀王李恪将会成为我们的大敌。故而,对于蜀王绝对不能小觑之!”
……
于志宁这样一说,让李承乾心中对于李恪多了一丝戒备。
他知道李恪在朝廷之上,有封德彝为之奔走呼号,是隋朝遗老遗少为之出头的对象。
李承乾心中念头闪烁,他清楚如今的李恪在朝廷之中有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李恪为人并非那般简单。
特别是今日在水云轩的爆发,让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恪。那种面对李世民的圣旨,也不后退。
与长孙无忌都敢争锋相对,这样的李恪一旦崛起壮大,必将会是自己的大敌,一想到这里,李承乾便清楚。
以后自己不能对他掉以轻心。
随即,将目光落在身边如此众多的有才之士,李承乾心中底气十足。
“有诸位在,就算是蜀王李恪横空出世,本宫也不惧之!”
李承乾这一刻的表态,让张玄素与李纲等人眉头一松,心里大喜。
他们都清楚,李承乾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