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天下大势(上)(2/3)
小子一样,来这里蹲大牢!”赵匡胤手指着韩旭,没好气道。“这关我什么事!”韩旭郁闷无比,小声嘀咕道。
有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直乖乖呆在一旁的他遭了个无妄之灾。刚刚还正气凛然,口出豪情壮志的赵匡胤,此刻倒像是个甩手掌柜,所有事情全都抛给了赵普。
赵普忍不住苦笑连连,他似乎也是第一次发觉赵匡胤还有这耍无赖的性格。
可谁让赵匡胤是皇帝呢!再说赵匡胤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想到此,赵普点头道:“好,说服百官的事,就交给微臣去办。”
“不光是百官,还有朝廷各部的战备运作,这些都交给你去办。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则平你就是朕的‘萧何’,数十万大军的粮草全都由你统一调度。朕赐给你圣旨,任何胆敢拖延之人,先斩后奏!”
赵普激动得浑身颤抖,起身拜道:“微臣……领旨……”
赵匡胤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数十万大军的粮草后勤不是说有就有的,这怎么着也得个把月。大军南下,首先面对的就是南唐的水军,三年前朝廷虽然获得了荆南水军,以及楚地的洞庭湖水军,实力大涨。可比起南唐水军来看,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至于这一点,则平放心,朕在灭后蜀之后,让处耘在洞庭湖秘密建造船只,训练水军。即便朕的水军还不如南唐,但相差也不会太远。”
此言一出,三人瞬间傻了眼。
李处耘身为宣徽北院使一直留在楚地,原来竟是在秘密建造船只,朝廷上的官员可是一直认为李处耘身体不适留在那湘江楚水间调养啊!赵匡胤如此大的动作竟然隐瞒了整个大宋朝廷!
韩旭对赵匡胤的深谋远虑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皇兄,这……”赵光义面色唰的变得苍白,心中好似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直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这位皇帝哥哥,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赵普表现依旧平静:“皇上圣明。”
所有人的表现都落在赵匡胤的眼里,但他只是微笑着摆摆手道:“这是朕的不是,先前朕想和你们说下这事,可处耘认为要想瞒过南唐,必定先要瞒过自己人。朕深以为然,所以……呵呵。”
赵匡胤实话实说,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可他不知道的是,这话已经让某人嫉恨上了李处耘。
……
说完这些,赵匡胤话题一变,说出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大军出征,必先选帅,你们认为何人可当平南元帅?”
此言一出,牢内鸦雀无声!
耳聪目明的韩旭,将三人的反应一点不差的看在眼里。赵匡胤还好,毕竟是他发的问;赵普再也没有先前的淡定,眼中精芒一闪而逝。不过,他掩饰得很好,除了呼吸略显凌乱外,外面更本看不出任何的表情;最为不堪的就数赵光义了,面色潮红,呼吸紊乱而粗重。
韩旭感觉到对面那双眼睛一直在盯着自己,赵匡胤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从未离开过韩旭的脸上。
或许是这个问题过于严肃,又或许是牵扯到太多的利益面,赵普和赵光义一时半会都未出声。
韩旭暗自摇了摇头,说道:“皇上……”
话刚出口,却被赵匡胤打断,只听赵匡胤斥道:“你给朕闭嘴。这是朝廷大事,你一个在押的牢犯,无需多言。”
“我勒了个去。”韩旭傻了眼,心底顿时暗骂不已:“若没老子事的话,你赵大老板跑牢房里来讨论啥军国大事?”
赵匡胤的训斥被赵普和赵光义都看在眼里,两人相视一眼,赵普终于开口道:“皇上,朝廷将军不少,而能为元帅者或许就那么几个人……老臣看来看去,或许领兵平定南汉的潘美将军最为合适。”
赵匡胤微微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而赵普说完这句话后,就不在多说,静静的坐在一旁,双眼落在赵光义的身上。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赵光义的身上。
赵光义额头冷汗直流,狠狠的盯了韩旭一眼。刚刚韩旭开口的时候,他心情紧张万分,虽然不知道韩旭会提到谁为元帅,但至少还有个期盼。然而,转眼间韩旭却被赵匡胤打断了说话,不仅不能知道韩旭真正的心思,更是将自己推到了风浪尖口。
身为晋王,赵光义当然不会傻到向皇帝毛遂自荐,这话要说出口,赵匡胤对他的看法或许会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很可能连如今的开封府尹都没得做。
天意弄人,机会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流逝。
赵光义内心天人交战,半晌后,终于暗自一声叹息,道:“皇兄,臣弟赞同赵大人的看法,潘美适合为帅。”
话音一落,赵普顿时松了口气,刚刚他怕的就是赵光义口不择言,脑袋发热来个毛遂自荐。幸好,赵光义还没自大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倘若赵光义真的举荐自己,赵普就得好好考虑下他的选择了。
同样的,赵匡胤依旧只是点了点头,如今还未发话的就只剩下韩旭了。
“恩……”赵匡胤等了韩旭半晌,却未等来韩旭张口,忍不住斥道:“你怎么不说话?”
“皇上,是您让草民闭嘴的啊!”韩旭苦着张脸,憋屈道。
赵匡胤恨不得一脚踹过去,骂道:“朕让你说你就说,再给朕脸色看,仔细你脖子上的脑袋。”
尼玛,说也是你,不说也是你!
唉,可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抱怨归抱怨,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