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苏厨》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苏厨 () >>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视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64029/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视(2/2)

玉黍就得把家里的地分两份,一份种植麦子套土豆,一份就是现在这时候,将玉黍种下去。

不过种它的原因却是为了人畜兼用,等到秋天收了玉黍种上麦子,那边的一份又可以收掉麦子,安排油菜或者来年的玉黍了。

很好,安排得很满,可是地力可就成了大问题,必须上肥。

当粪肥成了紧俏东西,家家就开始挖厕所,牛马猪人的都不能放过,于是河北各大城镇,也开始出现蜀中那种农村来的收买市民粪肥的粪车,和大清早挑粪担的农民。

苏油在号召各路知州搞五小工业,也就是就是小钢铁、小煤矿、小机械、小水泥、小化工。

在河北,搞这些东西可谓是得天独厚。

别的都还算进展不错,不过化工一门最多就是肥皂厂、石灰厂,能搞出化肥来的工厂,门槛太高。

好在沧州有一个。

沧州有整个封建时代中国最优良的盐场——长芦盐场。

但是很可悲的是,守着一个好盐场的河北老百姓,在几十年前竟然吃不起盐。

说起来这还是张方平的德政,老张到了河北一调研,发现大宋在盐政从配给制到供给制的转化过程中,官府不再向河北老百姓发盐,让大家自行购买,然而盐菜钱依旧在照收!

老张立刻上书,要求免除这项苛政。

又因为河北本来就是产盐区,老百姓吃私盐乃是常态,因此屡禁不绝。

于是再次上书,河北盐榷完全没必要,交给官府的够数之后,干脆许百姓自行生产买卖吧。

从此之后,河北和四川,成为大宋唯二两处没有盐榷的地区。

成为定制之后,历任河北转运使中,也有不少垂涎这股大利的,无奈河北百姓实在是凶悍,最后都不了了之。

直到苏油在两浙路挂羊头卖狗肉地推行安石相公的“新政”,规定一次贩运三百斤盐以上,才算是“倒卖私盐”之后,大宋的盐榷才算是真正告亡。

说起这个花招来苏油至今都在得意,一次贩运三百斤,特么连马都背不动。

在两浙盐场工艺成型之后,四通也在沧州重建了大盐场。

说起来也可悲,沧州地处“九河下潦”,几十年来被黄河扫荡了几次,盐场也变得破败不堪。

四通到来之后,又因为害怕辽国觊觎,还得苦逼地“限产能”,不敢大搞。

如今大宋的腰杆子终于开始硬挺了,加上赵小童鞋超给司徒面子,大方地借了一千五百万贯,这个大利源苏油当然不会放过。

除了盐场,还有盐化工基地,京师大学堂的科学家们有了专业安静的研究环境,点开了近代盐化工最恐怖的金手指——合成氨工艺。

之前的氨,是通过干馏木材时得到的副产品——粗氨水。

合成氨工艺的恐怖,是利用空气、焦炭、水蒸气就能得到急需的氨气。


状态提示: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