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果然是这个结果(1/3)
安云天这次在b站的直播节目,观看的不仅有那些影迷观众,还有众多的业内同行。
同行中的绝大多数,观看节目的起因是他们对安云天这个人的好奇:好奇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好奇他对好莱坞的看法;好奇他对奥斯卡的预测能力……
简单的说,他们关注的重点,是节目的内容,是安云天说了什么。希望借此加深对安云天的了解。
而安云天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节目从一开始,就接连放炮,如同一部节奏紧凑、剧情精彩的电影,从一开始就成功营造出紧张抓人的场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看下去,想要知道后续——我们的男主角如此作死,将自己陷入如此不利的境地,他最后能不能逃出生天,活到故事结束?如果能,他的逃命方法是什么?如果不能,他会是什么死法?
这一切,都可以在这场直播中看到。
同时可以看到的,还有观众的现场反应。
说实话,安云天因为放炮而被密密麻麻的弹幕淹没的时候,同行们在小小的幸灾乐祸之余,也有些被吓到了。
这些弹幕,还真是像炮弹齐射形成的幕布一样,铺天盖地、气势汹汹,没有长篇大论,每一句都犀利而精炼,用最少的字数,表达出观看者最强烈的情绪。
感性、直白、凌厉、脱口而出,再直观不过的暴露出观众的内心想法和深层意识。
有些人看到的,是安云天被骂得狗血淋头,颜面不存。而有些人看到的,是大型膝跳反射现场:安云天给出一个刺激,观众立刻给出回应,这些回应基本可以看做是最真实和去伪的,口是心非的情况很少。
观众脑子里的想法,就这样转化成简短的文字,直愣愣的呈现在屏幕上,在评判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评判。
简单的说,他们知道了安云天的想法,安云天也知道了他们的想法。
他们既是观众,也是顾客,还是安云天想剪羊毛的人。
他们中的每个人,想要发送弹幕,首先要在b站注册账号,填写各种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爱好等,这些信息是死的,并不能准确的勾勒出一个人的思想轮廓,现在再加上他们发送的弹幕,以及他们浏览的视频,后台通过统计这些信息,就能大体摸到这个人的思想倾向、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和个人爱好。
这些信息,对一个企业也好,对一个国家也好,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当然,个人的信息并没有什么用处,中国有13亿人,光b站就有100万人,一个人的信息确实不算什么,但100万人的信息,就很有价值了。
而作为这个网站的大老板,安云天就是掌控这些信息的人,通过后台计算机的统计分类,他能很轻易的看到,b站100万用户的各项数据指标。
他能看到,韩三评自然也能看到,韩三评背后的国家力量,自然更能看到。
b站刚刚建立不到10天,就有了100万用户,说不定到年底真就能超过1000万,10年后达到1亿也说不定。将近1/10的中国人的信息数据被一个网站掌控,国家当然要对这个网站的拥有者格外上心。
也就是前几天韩三评约谈安云天时说的那些话,中心思想就一个:政治上一定要过关。
“前几年在中亚东欧发生的那些颜色革命,事先并没有很明显的征兆,也就是说,国家监管组织并没有察觉那些活动,那些人的私下串联行为,已经超出了旧有的监管体制之外了。在这方面,传统的国家力量正在失效,变得愈加笨拙。”
涉及b站这个问题上,韩三评在那场对话中对安云天道:“这些年上边那些专家经过分析,认为挑动这些串联活动的,其实只是几个规模不大的技术公司而已。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把平时根本见不到面的人,通过网络社区和共同的话题集结到一起,大家倾吐不满,控诉不公,发酵情绪,制定计划,一切都是在官方监管之外进行的,所以事情爆发时,官方几乎毫无准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我们当然知道,类似的私下串联活动,在中国也有,而且很多很多,随便翻翻那些网络论坛就能看到,有些言论就差没直接说要起来造反了。其中相当一部分得到了海外资金和技术的帮助,当局对这些事情很难监控,只能被动应对。最好的办法,就是和那些技术公司争夺市场和阵地,这13亿中国人的信息数据,与其让居心叵测的外国人掌握,不如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但前提是,这个中国人要政治过关。”
2月23日的这场b站直播节目,不管是荧屏前面,还是荧屏后面,都热火朝天。成千上万的b站用户,兴致勃勃的看着直播,发着弹幕,在b站的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高速运转,分析着这些弹幕和用户,给他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和备注,在得出统计结果之后,送往该去的地方。
安云天抛出的【政治正确】这个话题,由于其高度的刺激性,让广dà_b站用户相当活跃,好多潜水党都被炸了出来,他们所发送的弹幕,都成了后台统计的信息和数据。
统计的结果非常理想——在上午10点以前,92.43的活跃用户认为,安云天说的话就是一坨狗屎。
这个数据,大体符合人们一直以来对网民思想动态的认知。这个认知就是——中国是一坨屎。
10点的时候,最佳改编剧本奖颁发,《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击败《本杰明·巴顿奇事》,夺得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