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无憾》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重生无憾 () >> 第二十八章 替省内经济把脉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64325/

第二十八章 替省内经济把脉(2/2)

全局,不要只顾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小李这是连我也批评上了。”

见李源欲言又止,沈育民又说:“没事,现在不兴扣帽子,你放心大胆的说,有什么说什么!”

李源见状,这才继续说了起来。

“区域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有什么,要集中挖掘优势资源,在这个基础之上做大做强,才是正确的发展路线。现在很多地方领导一提到发展经济,就要招商引资,却不考虑外部资金引进来,能不能健康成长,能不能对区域经济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打个比方,新兴制造业,”李源指着电视柜上的vcd机,说道:“外人提到vcd机,总觉得科技含量很高,其实核心元器件大都是国外厂商生产的,国内企业要做的不过是拿起螺丝刀把它们拼到一起罢了,可以说毫无难度可言。即使如此,vcd生产厂家在北方却很难生存下来。为什么,因为不具备发展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交通落后,是制约冀州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另一个问

题,则是人力资源的问题。”

关学道插了一句:“冀州的人口数量可不小。”

“人口不等于人力资源。论人口数量,南边的洛州比咱们人口更多,结果呢,人口没有带来经济增长,反而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负担。”

李源抛出观点:“消除人口数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把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这才是冀州经济发展的关键。”

“冀州的人口总数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农业人口超过七成,这些人都被农业限制住了,生产力得不到释放,自然无法形成资源优势。”

沈育民点头道:“冀州毕竟是农业大省,农村问题一直是省里的工作重点、难点。”

“所以解决了农民问题,也就解决了省内经济最沉重的一个包袱。”李源顿了一下,说道:“当然,这个命题就有点大了,我只分析瀛洲市该怎么做。”

“瀛洲市的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却很小,一家五六口人守着两三亩地过日子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我看来,这就是资源浪费。”

说到这里,李源忍不住叹了口气。

新中国的土地政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几次土地改革有效的限制了土地兼并,但是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好多少。归根结底,这是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矛盾,当然,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很巨大。

“北方农民思想传统,不到逼不得已,总舍不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九二年邓公南巡,带动了农民工打工潮,但是冀州走出去的农民工有多少呢?不说和南方省份比,东山和洛州的外出打工人数都远远超过我们。”

“这一点洛州做得确实比我们要好。”沈育民坦率的说,没有因为被揭短而感到不快。

“也好不到哪儿去。”李源也不让他难堪,委婉道:“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大都是自发组织的,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我认为政府应该更积极主动些。”

这次不等沈育民开口,关学道抢先问道:“怎么讲?”

“政府牵头成立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来做劳务输出,可不可行?”

“这倒是个办法。”关学道眼前一亮,追问道:“具体呢?”

“宣传教育、组织协调、技能培训、后勤保障,我认为这家公司应当具备上述四点。首先是宣传,要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宣传走出去的思想,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至少不要让人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李源笑了笑,“方式我都帮你想好了,组织文艺团队下乡唱个戏演个小品什么的,多宣传外出打工发家致富的例子就好。”

“其次是组织协调,政府作为桥梁,帮助农民工寻找合适的用工企业,比起让人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的自谋出路是不是要好很多?”

“技能培训更简单,通过短期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摆脱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窘境,也能增加农民工的实际收入。另外,技能培训既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也可以和用工企业搞合作,总不能让他们只占便宜不干活嘛……”

“最后是劳动保障,这个不用我多说,你们都明白什么意思。”

李源说完,沈育民和关学道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沈育民慨然道:“这是一盘大棋啊……”


状态提示: 第二十八章 替省内经济把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