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晋渠造福(1/2)
初唐名帅演义李绩传
第三百一十六章修晋渠造福
唐高祖李渊推行府兵制时,恰好是李世绩在并州任都督的时间,而唐太宗李世民改革府兵制的时,李世绩还在并州任都督的时间,这中间,李世绩还率领大军协助李靖打败东突厥、活捉了颉利可汗。对府兵制的优点、缺点有很深的感触,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好几条忠恳的建议,经过不断的完善,大唐王朝推行非常有实战效果的新的府兵制,更利于建立强大的大唐王朝。
唐太宗李世民特别清楚自己儿子的能力,他自己是大隋朝的皇亲,知道大隋朝灭亡的原因,有意培养能文能武的帅才,为自己的儿子将来做托孤大臣。
并州的兵府数量是比较多的,共有18个,名字分别为:兴政、复化、宁静、洞微五泉、昌宁、志节、汾阳、静智、信童、晋原、闻阳、清定、丰川、竹马、攘胡、西胡、文谷。在河东道排名第三,仅次于河中府和绛州;在全国排第七。
如果与北方沿着边境的诸州相比,并州的军府数则名列第1名,而且并州都督主管并州、汾州、箕州、岚州等4个州的军事,其中汾州有兵府的12个,箕州有兵府的3个,岚州有兵府的1个,所以并州都督实际管辖军府34个。
第4项工作,修城引水,建设并州。
太原有三个城,府衙及晋阳县在西城,太原县在东城,汾水贯穿中城南流。
其中西城在唐以前就存在的,是并州州政府以及晋阳县县衙门所在地。东城是贞观11年(637年)并州大都督长史李世绩主持修筑的,是太原县县衙门所在地。中城是武则时修筑的,夹在西、东两个城中间,汾水从北向南贯穿中城流出。
东城修好之后,太原县衙门全部搬迁过来,人口逐渐多起来。但是,汾水河东面多碱卤,并不堪食用,就是汾水东打的井水多盐碱,人们不宜食用。
为了解决老百姓饮水问题,贞观13年(639年),李世绩又主持修筑了晋渠,造福老百姓。将晋阳县界内的汾河水引入了东城,流经太原县及其周围的居民区,再向西流入汾水河,这样一来,汾水河以东的居民就可以喝上由晋渠引来的没有盐碱的汾河水了。
李世绩扩建太原城意义十分重大。太原城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河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并且被命名为北都,唐朝后期又成为河东节度使治所,都是与李世绩大力建设太原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贞观三年(629年),李世绩率领老百姓,在并州文水县西北20里有栅城渠,引文谷水灌溉农田数百公顷,造福老百姓。
第5项工作,大力发展农业与手工业,使并州成为经济强州。
李世绩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厉行均田制,挖渠引水灌溉农田,都是有利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此外,他也注意屯田事务,武德6年(623年)11月,李世民又上奏请求在并州境内增加设置屯田,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批准。李世绩调任并州都督期间,正是实施了李世民提出的要在并州增加设置屯田的时候,可以想见,李世民的成绩在这方面也花了不少精力。并州的粮食产量,大大的超过当地饶实际需求量。并州把大量的余粮上交给大唐王朝,增强国家的粮食储备。
李世绩治理并州16年之久,积极推动当地的采矿业,冶炼业的大力的发展。
并州境内矿产丰富,当时已经探明盂县城有铜矿、铁矿,交城有铁矿,因而采矿业、冶炼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武德4年(621年),大唐王朝铸造开元通宝钱,直径八分,重量二铢是四参,积十钱重一两,铸造钱币。并州既置监铸钱,明当地的采铜业、冶炼业都有一定的规模,并且技术水平比较高。在并州的贡品中,有黄石矿和铜镜,也表明当地的采矿业,冶炼业之发达。
第6项工作,大力发展社会救济事业,你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大唐朝初期借鉴于大隋朝灭亡的教训,很重视荒年的赈济工作,社仓于是大隋朝,开皇五年(585年)开始建立,为了积累谷子和稻米,以防备荒年而用,因而在民间乡社设置,由当地的社司管理,故而名字叫做社仓。大唐朝武德元年(618年)九月4日,下令全国设置社仓。
贞观二年(628年)4月,尚书左丞戴胄建议设置义仓,户部尚书韩仲良提出了具体办法:王公已下垦田,亩纳二分升。其粟麦稻谷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以备凶年。于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下州县,普遍设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济。
义仓和社仓的性质差不多,都是为了防备荒年而设立的公共粮仓,所不同的是:社仓设在民间,由乡社自己管理;义仓一般设置在州县,由官府统一管理。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大量的设置有义仓的时候,李世绩正在并州都督任内,全力抓好了这项工作。
因为李世绩,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地方的长官,他是瓦岗寨起义军的第三大当家的,经受了大隋朝末年农民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亲眼目睹了大隋朝末年,山东黄河一带闹大水灾、大饥荒,当时的大隋朝官府关闭仓库不赈灾而引发的农民反抗,也亲身经历了,开放黎阳粮仓赈粮,老百姓归之如流的动人场景,他正是在那次大赈济之后,一个月之内召集了士兵20多万人。因此他比当时任何人都清楚,荒年时赈灾救济的重要性,也会比任何人都下力气抓好有义气的仓库的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