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7/7)
地过日子,他们都清楚,真正的太平日子,也不过如此而已。或者在外人看来,县令家的三公子是个只会做学问的书呆子,可是,聪明的人就很明白,人家三公子做学问,是牢牢地将永昌县的文化,百姓的言论风向掌握在自己手里,别看着他两袖清风不理俗事的模样,实际上他确实永昌县文人的领头人。
而远在京都皇宫内的大周皇帝,也很忙,不过,他的忙碌与赵守孝和肖瑶的幸福不一样,与李家三兄弟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也不一样,他是忙得焦头烂额,这些日子来,早朝他就没有听见过一件好事情。
不是这里受灾严重,就是那里粮食缺少,朝堂上吵成一团,一堆一堆地看着他头疼,一个个解决办法出来都是那么的不靠谱,甚至有个白痴竟然提出来将军队用的粮草拿来救济百姓,竟然还有不少人赞同,他坐在龙椅上,差点就气得一口气喘不过来。
不对,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那一百亩水稻前期试验很成功,六月下旬就收了粮食,收成虽然没有报上来的那么夸张,却也增长了不少,而第二期的种植,因为旱灾严重,即使他们天天浇水,也减产不少,不过,就算是减产,亩产也比以往的要高。
这对他来说,本来是个好消息,只可惜,现在停在耳朵里,那就是大大的讽刺,讽刺他的多疑,讽刺他不够果断,永昌县,李家的,你们果然是好得很,这是赤果果地打朕的耳光。
只是,在大周皇帝辗转了一夜,咬牙切齿地上朝之后,大臣上奏最准确的受灾情况,结果,在大周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是严重或者轻微的受灾,唯独那巴掌大的地方,一个标记都没有,“这是什么地方?”大周皇帝心里是有数的,只是他不愿意承认而已。
感觉到皇帝陛下的怒气,大臣们一个个胆战心惊,还是站在左边的将军神色复杂地看着那个地方,站出来,“皇上,那里是永昌县。”
果然,这句话点燃了皇帝陛下的怒火,“碰,”永昌县,为什么,他最最巴不得的,降临天灾人祸的地方,甚至恨不得一场祸事让这个县的人全部死光光,那样,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收复这个地方。
可为什么?这么几百年来,大周经历了各种的风风雨雨才到了今天,而那永昌县却是一帆风顺的走到现在,十多年前的灾害永昌县是处理得最好的,二十多年的战争,永昌县从未打过败仗,损失同样是最小的。
太祖啊,你为什么要留下那样的遗训,大周皇帝太明白了,这永昌县就是他们心头的一根刺,一个拔不出来只能任他痛着的刺。
“左右丞相,赵将军,秦将军,吴将军,跟朕到书房。”许是火够了,大周皇帝陛下恢复冷静,很是霸气地说道,临走前,还看了一眼地图上永昌县所在的位置,朕倒是要看看能特殊到多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