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之最强神射》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三国之最强神射 ()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双重离间(二)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84070/

第三百九十三章 双重离间(二)(2/3)

情都好说。

至于说高干在后面搞的那些小动作,对他鞠义来说的确有那么一些不友好,就比如说,高干时不时会找到鞠义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这使得鞠义有一些不满,但别人是赵王亲自派来的,所以注意还是照实回答。

不过从这一点上面,曹性却是看到了不一样的突破点。他选择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从秦国的内部大肆抽调兵员,全部堆积到前线来,他要和鞠义打一场持久战。

秦国的士兵或许比赵国要少一点,只有十万左右,但是鞠义想要一次性击败整整十万人,恐怕也没有这么轻松。

因此和曹操那边一样,曹性这边也是展开了和赵国的持久战。因为这场战争三个国家投入的兵力加起来大约有四十万,所以是一场漫长而又艰巨的战争,转眼时间大半年过去了,如今这场战斗已经打了一年之久,从公元196年年底达到了公元198年年初。

三方势力都非常疲惫,或许唯一比较兴奋的人就是袁绍了,因为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的部队缓缓的向前推进,如今已经把曹**到了死角,或许用不了多久,它就可以全面击溃曹操的部队,进而直接长驱直入,而魏国的内部空虚战争已经耗尽了他的全部兵力,因此只要他击败了曹操的主要部队,可以说就夺得了魏国。

因此袁绍也是强行提起精神来,让自己手下的人加班加点的攻克曹操,绝不能有任何松懈,而手下的人也全部因命,毕竟能够打下魏国来,在场的诸位全部都是功臣啊。

掌控者赵国情报组织的许攸也是尽心竭力,他知道魏国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或许要不了多久就会崩溃,不过在许攸的心中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曾经他也是曹操的好友。

虽说青年时期的曹操中规中矩,没有什么较为突出的地方,不过成年之后许攸也是好好的研究了一下曹操,他发现曹操能从一个官宦弟子,一步一步走到魏王的位置,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家族势力,曹操也是有实力的,可以称之为一个枭雄。

然而曹操都快打了一年的败仗了,在这一年中曹操节节败退,许攸就在想一个问题,难道以曹操的性格甘心就这样失败吗?他不会组织一点像样的反击吗?

许攸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这让他有一些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某一天来临之时,许攸直接将他的这个想法,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他的情报组织截获了曹操送往许昌的一封密信,需要将密信打开一看,整个人喜上眉梢,二话没说,立刻就去找到了袁绍。

袁绍当者众人的面将这封密信打开,刚看见上面的内容之时,他的神情也是为之一振。他刚想看着众人大声的宣布命令,不过当他看见许攸那一双闪烁的眼睛之时,不知怎么的,他心中有一股怪怪的感觉,因此他话到嘴边又活生生的咽了回去,他先是将密信交给了众人观看,随后才不咸不淡的向他的众多谋士与大将问道。

“诸位以为如何啊!”

袁绍发问众多谋士都是各抒己见,有些人认为立信上面说的清清楚楚,曹操告知许昌的荀彧,他军中的军粮已经告罄,让荀彧赶紧想办法给他弄一些军粮来,否则的话他的部队就要全面溃退。

所以说有人当即认为就按照许攸所说的那样,直接大举进攻,曹操根本撑不了多久了。

不过也有些人认为这莫非是曹操的计策,要知道荀彧在曹操那里可算得上是重臣,曹操给荀彧送信,再怎么也要通过他的秘密渠道,为何会如此轻易的被许攸截获。

从这个问题一出来之时,袁绍的眼底闪过一丝精明之色,而许攸听到这话都是有一些不爽的,站了起来,他看着那些发言的谋士。

“你们在那里开什么玩笑?曹操的军粮告罄,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况且我的情报组织,也深入魏国好好的调查了一番,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曹操一直在和我军死战,它的兵力不断的亏损,一边向后方征兵,一边向后方索取粮食,所以说魏国的粮食已经没有多少了,即便他这封信送到荀彧的手上,荀彧也不可能为他带来多少军粮,曹操已经黔驴技穷,我们应当趁此时机,一举将其拿下,然而你们却在这里疑神疑鬼,究竟所安何心!”

说到后面,许攸的神情变得有一些气氛,他们赵国的确很强大,不过再强大的背后,却是有许多勾心斗角,暗流汹涌,就比如说袁绍身边那些郭图逢纪等人。

甚至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袁绍有三个儿子,分别袁谭袁熙,还有一个袁尚,这三个人也算是投胎投对了地方,竟然投到了帝王之家。

所以此刻在袁绍的后宫中,三个儿子早就开始了勾心斗角,相互角逐,因为大家都知道,袁绍也有百年之后的一天,袁绍死后,赵国的国王究竟会是谁?这已经引起了他们三个儿子的觊觎,因此袁绍的三个儿子时刻已经开始互相勾心斗角。

不过对于这一切,袁绍竟然放任不管,甚至给了他三个儿子很大的便利权,让他们一人管理一个地方,说是在锻炼他们,其实也就是在增大他们的实力,三个儿子手中都有了不大不小的权力,因此也开始拉帮结派,大臣们纷纷站队。

这就是赵国内部最严重的斗争,立储之争。

将来究竟谁能够继承袁绍的位置,这对于许多大臣来说,似乎是一个很为关键的问题。即便是许攸也不能免俗,他在心底也有自己支持的人选

状态提示: 第三百九十三章 双重离间(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