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富春山居》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富春山居 () >> 圈地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8510/

圈地(2/3)

,写字的写字,其实都竖着耳朵在听张姑父的长篇大论,用心体会老翰林狂风暴雨中面不改色的养气功夫。

英华送茶和点心进来,大家一齐松了一口气。王翰林笑眯眯道:“都吃茶,都吃茶。今儿是什么茶?”

“是末茶。”英华笑道:“女儿方才尝了一口,有些儿苦,所以配的甜点心。”

“这又是哪里来的新花样?”王翰林对吃茶的兴趣比对家国大事大得多,端着茶盏看了半日,道:“今日这白瓷盏配这个茶倒是不错。”呷了一口,闭目半日,又道:“是你舅舅家捎来的散茶?下回试试直接冲泡。”

英华清脆的答应一声,端着一只小碟让姑母,道:“姑姑,尝尝这个红豆水晶糕。”

王翰林让过妹夫,取小银匙挖了一小块尝了尝,道:“味道不错,这是县里买的?”

“是芳歌妹妹教我做的。”英华不大好意思的笑了,“头一回做,糖放多了。”

“配这个茶倒正好。”王翰林道:“英华呀英华,你是故意弄的这苦茶罢。”嘴上虽是这样说,却是一匙红豆糕,一口茶,吃的兴致勃勃。

听得这糕是英华做的,王二哥就露出为难的神情,离那一大碟红豆糕又远了几寸。杨小八已是悄悄挪回书桌边,赵恒挖了一勺亮晶晶,红通通的红豆糕,举在半空中久矣。

文才挖了一大勺填到嘴里,甜到忧伤的滋味,也只得他自己心里明白,放下汤匙捧起茶盏牛饮,又觉人生不过如此,先甜后苦,茶汤虽苦,却是压不住那刻骨的甜。

李知远晓得自家妹子的红豆糕是甜的,英华既然说她放多了糖,那……还是先吃茶罢,他先吃了一口苦茶,又尝了点点红豆糕,倒觉得正好,也和王翰林似的,一大口茶,一小口糕,吃的津津有味。

张姑父和王氏心中有事,都不过略尝一尝就放下。张姑父停了好一会没有讲话,积蓄了力量,拍案喝道:“二哥,咱们怎么办?”

“急什么,又不只你我两家。”王翰林放下银匙,慢悠悠端起茶盏,笑道:“若是真要起梅里大营,老夫是要第一个搬的。不过嘛,怎么搬还是有讲究的。他在镇上贴个告示,在我家大门口画个圈,就叫人搬家?这天下,是赵家的,又不是他潘家的,搬不搬,官家说了算。”

赵恒看看李知远,再看看文才,咬咬牙,把半勺红豆糕送到嘴里。这甜,带着红豆的清香,从舌尖一直甜到心底,甜的让人失去了再试一口的勇气。赵恒慢慢吃了一口茶,因为方才的甜,又觉得这茶苦到了极致,他放下茶盏,怔怔的看着英华。

除了爹爹和李知远,大家都不怎么给面子啊,英华低下头出去,过得一会,重捧了一大盘点心过来,涨红着脸道:“吃这个罢。”就要把红豆糕端下去。

王翰林笑眯眯看着女儿,放下汤匙,重取让王氏。

英华嘟嘴撒娇,“爹爹,不好吃就不要吃嘛。”

“好吃呀,爹爹就爱这个甜味。”王翰林摸胡须,“人老了,就爱吃个甜的。那个别倒了,下午我吃茶时再端来。”

英华恨恨的跺脚,转身去收李知远的碟子。李知远笑着压低声音,道:“下回少放一半糖,就更好吃了。”

英华没忍住,在他脚上轻轻踩了一下,飞快的逃走了。

杏仁跟在后头把文才和赵恒的碟子都收走,重换了点心。出来看见英华靠在一根柱子上,仰头看天空,笑容满面。

杏仁把碟子交给等候在一边的小丫头,小声笑道:“看上去,姑爷和咱们老爷倒像是亲父子。”

英华飞快的朝书房那边看了一眼,啐道:“胡说,哪有。”走了几步,依依不舍又回头,到底舍不得,就站在廊上不肯动。

不过盏茶功夫,张姑父积够了力气,又开始咆哮。还夹着姑母呜呜的哭声。英华站的略远,听不见父亲讲话,只见二哥拉着文才出来,后头爹爹的三个学生也跟着出来了。英华便迎上去,问:“哥哥,里面?”她怕文才表哥难为情,指了指里头,没再讲话。

“姑父说张家村的事。告示上写的明白,张家村也要拆。”耀宗不悦道:“天子脚下,城厢军几时这样嚣张过?怎么一离了官家的眼睛,就这样无法无天了?”

赵恒低下头,小声道:“我写信回去问父亲去。”

杨小八笑道:“不如咱们先四处走走瞧瞧?就城厢军那些小兔崽子,胆子还没那么大,只怕是别人……”

李知远在张文才的肩膀上拍了两下,安慰他道:“没事的。便是梅里镇拆光了,咱们去府城住就是,等新京城建好了,咱们说不定还能搬到京城去呢。”

文才蔫蔫的点点头,跟着大家到后院。王耀宗他们几个骑马出去,把梅里镇、富春县都转了一个遍,顺带连梅里镇上下游的几个村庄都看过了,发现加了拆字标记的,俱是沿河两边的村镇,富春县城离着河还有三四里地,便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倒是离河六七里地的几个景致颇好的山头上的人家,墙上都写了拆字。富春书院和离河二里多远的枫叶村,都在“拆”字之列。这一大圈跑马看下来,大家都看出不对来,回到梅里镇,在镇口重把告示读了一遍,王耀宗和杨小八俱都对着落款署名潘某某的大印冷笑。

赵恒蓦然掉头,直奔回家写信。李知远走到大门口和他们分手,回家直奔书房。李知府坐在书桌前皱眉思索,桌上摊着一张抄来的告示。

看到儿子

状态提示: 圈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