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72章 :逆向推理(1/2)
虽然早在开学头一天,就从那辆奔驰车上联想到这起诈骗案,但杨昆始终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甚至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没想着要主动站出来揭发这件事。
先不说别人信不信他的话,一点好处都捞不着,损人不利已的事,或许有人会去做,但他杨昆不会。
刚才一时情急、愤懑之下,脱口把这件事抖落出来,杨昆也不知道,对于曾芸来说,到底是福是祸。
有一点他能确定的是,记忆里90年代中后期的城信社主任,是个秃顶的中年胖子。
现在回想起来,曾芸很可能就是受到这件骗贷案的牵连,黯然离职。
仔细琢磨一番之后,杨昆认为,自己很可能就此改变她的命运,就像改变其他人的命运那样。
只是,事态也不一定会是完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骗局被揭穿,倒大霉的不止是那帮骗子,还有力主招商的相关领导。
当然,领导们不会倒霉,只会丢人现眼,而害他们丢人现眼的,不止有策划这场骗局的人,还有揭穿它的人。
抛开骗局本身不谈,领导发话让你放贷给相关企业,你为什么不听话?
当领导认为某个人不听话的时候,往往就是他或她手中的职权被一步步剥夺的开始。
当然,对于还没发生的事情,杨昆一贯不予置评。
他只考虑眼下该怎么做。
明明屁股底下一堆烂泥还没洗清,又惹出这么桩事来,杨昆觉得自己赚钱的本事虽然不怎么样,惹麻烦的本事倒真有一套。
在街头徘徊了片刻,他决定去找吴清江。
城信社离派出所不远,他也没提前跟老吴打招呼,直接就找了过去。
吴清江正在他的办公室接电话,隔着窗户看到杨昆,竖起一根食指示意他稍等。
半分钟后,吴清江拉开门,朝杨昆摆了摆头,等他进去后,顺手又把门关上。
指指沙发,他拿过自己的手包,拉开拉链,从夹层里摸出张纸条放到杨昆面前。
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杨昆问:“人呢?”
吴清江摸出烟,抛了支给他,说:“暂时关在看守所,老肥,常三,还有几个小混混。”
杨昆把烟放到桌子上,抬头问他:“上面什么意思?”
吴清江掏出火机,给自己点着烟,喷了一口烟雾,“雷声大,雨点小。”
“谁牵头主办的?”
吴清江只是笑,没答话。
“那要恭喜你了。”
吴清江摆摆手,“这案子需要各银行和信用社配合,人行、法院、检察院都介入了,我就是个摇旗助威的。”
杨昆勉强笑了笑,拿起那张借据,怔怔地看。
吴清江把火机放到桌上,顺桌面推了过去,说:“太多眼睛盯着,我只能帮到这,别的好处就甭指望了。”
杨昆拿起火机,愣了会神之后,又放回到桌上,然后把纸条折好,揣进了兜里。
吴清江诧异地看他,问:“还留着干嘛?”
“等事情完了再烧不迟。”杨昆问:“老肥什么时候能出来?”
吴清江以为他还担心有后患,不以为意地说:“有医院出具的医疗证明,走完程序以后很快就能办保外就医,十天半个月的事,不过照我看,人痴呆得不轻,出来也是没脑子的老虎。”
“他的那些家底,恐怕剩不下多少了吧?”
“从账面上看,退完私募的资金和非法所得,再缴完罚款,剩下的还够那胖子快活几年。”
杨昆点点头,说:“我今天不是为这事来的。”
吴清江狐疑地看他,“你说。”
杨昆说:“想查一个外地车牌,麻不麻烦?”
吴清江想了想,说:“需要交警队给号牌所在地的车管所发函,倒不会太麻烦,就是等的时间比较长。”
杨昆开始怀念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了。
他考虑了一下,说:“那就算了,我另想办法。”
吴清江心里犯疑,却没有多问,“你先试试,实在没办法,再来找我。”
杨昆起身要走,想了想,把曾芸给他的那台呼机号写了下来,“最近临时用这个号。”
诈骗案的细节,他只字没向吴清江提。
他知道,到目前为止,除了他和半信半疑的曾芸之外,所有人都被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蒙在鼓里。
据杨昆的逆向推理,地毯厂名为合资建厂,其实就是变相卖设备,二手翻新过的,毫无实用性。
第一步,地方政府出地皮,投资商出钱,各占一定股份;
第二步,从银行贷款购买设备,县工、建、和城信社分别承担一部分;
第三步,找个名头撤资,扔下一堆烂摊子,让当地政府交学费。
根据他的记忆和曾芸提供的情况,那帮打着港商旗号的粤东人在易阳投资不过300多万港币,却在主管招商的县领导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借着购买设备的名义贷走人民币800万,买来一堆毫无使用价值的废旧设备后,进一步以采购原料的名义再次骗贷300余万元,然后便销声匿迹,连那辆用来当幌子的合资奔驰车也就此失踪,查无可查。
杨昆能猜到那帮人前期的运作手段,无非是伪造身份证件、公司信息,或是直接在港岛注册个空壳公司,通过掮客放出准备在内地投资建厂的风声,吸引那些渴望政绩的官员主动前去接洽,提前安排好办公场所和员工,给前往实地考察的内地方代表唱台好戏,有时甚至连戏都不用唱,直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