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刘晋入阁(2/2)
膨胀的文官集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此刻,朝臣们都在等待弘治皇帝的命令。
弘治皇帝到底是和以前一样直接特简任命大臣进内阁呢,还是说像上次一样,通过廷推的方式,让大家来推荐出一个名单出来,再由天子点用。
这其中的差别非常巨大。
特简选拔出来的内阁大臣,一般都是深受天子信任的大臣,当然相对而言也是会更加听天子的话。
廷推的话就不一样了,这廷推说实话,一方面是看那个大臣更德高望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看谁的同门、同乡等等更多了。
支持你的人越多,你才最有希望进入被选用的名单上面,要是都没人推荐你,支持你,你连名单都上不去的话,休想成为内阁阁老。
在明中后期,内阁阁臣往往都是廷推出来的,特别是万历之后,都是廷推的大臣,这也是东林党人能够掌握朝中大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东林党人是江南籍贯的官员,这江南自古多文人才子,出的官员最多,廷推的话,谁比得过他们啊,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被他们把持了。
并且廷推的官员能够当内阁,最先感谢的就是推荐自己的人了,对于天子,往往都没有特简出来的官员听话,特别是当天子年幼,不懂事,贪玩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形成了党派。
特简就不一样了,是天子任命的,基本上都是天子的心腹和信任的大臣,做事要更天子的,同时也不需要去感谢谁推荐自己。
纵然是没有庞大的同乡、同门之类的支持,也一样可以当上阁老,也就相对而言不容易形成党派。
当然,这还是涉及到了皇权的问题。
特简是皇权的体现,廷推则是将权力下放给了臣子。
如果廷推形成惯例的话,特简慢慢的就会被取代,到了明后期,这内阁大臣要是没有经过廷推的话,是天子特简任命的内阁大臣的话,其他大臣甚至于还会看不起你,不配合你的工作,让你难堪,这就会削弱皇权,权力就会由天子转移到朝臣手中。
一旦到了这种地步的话,到时候天子纵然是对阁臣不断,换了一批又一批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推荐的名单始终就是掌握在那些人的手中。
像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他换了几十个阁臣,依然没有任何的作用,换来换去,还是那伙人,因为廷推上来的名单都是他们的人。
这权力等于是彻底的由皇帝转移到了朝臣的手中,官员都是他们的人,你是用也要用,不用也得用。
大家都在等待,等待弘治皇帝这边的会怎么操作。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久,几天之后,弘治皇帝直接就用特简的方式,直接下中旨任命吏部尚书刘晋为新的内阁大臣,同时升为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并且还让刘晋兼任吏部尚书。
当然,这个兼任也只是挂吏部尚书的头衔,真正吏部尚书换成原先户部尚书佀钟来担任,一般内阁阁臣都会兼任六部的某个尚书衔,但兼任吏部尚书就不一样了,吏部号称天官,掌管天下官员的任命、考核、升迁,权柄非常大,排名靠后的内阁阁臣还不一定有吏部尚书权力大、影响力大。
弘治皇帝的这一番操作,很显然是对刘晋信任无比,当内阁大臣了,这吏部还是由刘晋来官,佀钟汇报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刘晋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