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4章(1/3)
张金宝在来广州之前也考虑到了在陌生环境下可能遭遇的种种不可控因素,所以他当时预计这个分院项目快则三五个月,慢则一年半载,期间可能还得往返广州好几次,才能搞定选址真正进入到实施阶段。
但实际状况的确是要比他的预期好得多,福瑞丰的参与着实替他省下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仅仅用了几天时间,便已经基本落实了书院选址这一步。而且李家提供的房子都是现成的,只要对内部稍作改造,添置教学所需的用具,便能很快将其变作一处合格的书院。
而接下来向官府报备,办理必要的登记手续,双方早就达成了共识,将由福瑞丰出面办理,以免因为这间书院与海汉之间的特殊关系而遭到为难。毕竟这开书院与做买卖不一样,纯粹的金钱交易,官府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任由海汉商人在广州从事贸易活动,但海汉人要在广州开书院,讲授的还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这就有悖于大明的风气了。
张金宝按照李奈的建议,第二天便主动去了海汉银行拜访郭桓,以琼西书院的名义向其申请了一笔贷款,用于筹办广州分院的经费周转。张金宝借这笔钱当然没有太大的必要性,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维护这层关系而已。
当然了,在此期间张金宝也不经意地透露了自己已经与李奈一起确定了书院的选址,并且会按照原计划继续合作。郭桓闻弦歌而知意,明白张金宝来借钱完全就是为了帮自己一把,当即也表示先欠下张金宝这个人情,等以后有机会了一定会有所回报。
虽然搞定了书院选址的事,但对于筹备一间书院来说,这其实仅仅只是完成第一步,后续仍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张金宝原本预计的进展没有这么快,所以他带到广州的两名下属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后面要张罗书院的各种事务,开办学科,还需要从儋州调动一些师资力量才行。
张金宝便再次去了驻广办,花钱发了一封电报回儋州,安排调动人员和教学物资。好在他在出发之前已经做好了相应的预案,否则要靠这按字计费的电报把事情说清楚,那可就真得要出一次血了。饶是如此,这笔花销对张金宝来说也算得上是重金了,办完手续后拿着收据肉疼不已。
不过他办完这事之后还没走出驻广办的大门,便有人将他拦了下来,请他到后院与正主一叙。
张金宝倒也不紧张,这驻广办里边可是海汉说了算的地方,他相信要见自己的人应该也不会害自己,便随那人去到了后面一处僻静院落。
那人将张金宝带到一间书房里,对面书案后坐着的正是张金宝前几天才见过的驻广办负责人陈天齐。
陈天齐招呼张金宝坐下,又让手下上茶,张金宝见状更是轻松了不少,心知对方多半是有什么事要问问自己。
“刚才听说张院长来这边发电报回儋州,是办书院的事有着落了?”陈天齐也没有多跟他寒暄,直接便切入了主题。
张金宝恭敬地应道:“有劳陈大人关心,小人已经与福瑞丰的李三少爷议定了合作事宜,所以特地来驻广办发一个电报,让儋州那边尽快派第二批人过来筹备后续的事宜。”
张金宝听陈天齐的意思,显然是他这边刚把拟好的电文和费用交上去,就有人向坐镇后院的陈天齐报告了这个消息。而陈天齐觉得有必要过问一下此事的详情,所以才会让人将他拦下来带到书房问话。
张金宝倒是没想到陈天齐会对广州分院的事情这么上心,前几天跟他会面的时候,对方也只是淡淡问了两句,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当时张金宝还觉得自己这项目入不了陈天齐的法眼,却不曾想对方其实暗暗留意了此事,稍一露面就被叫来问话了。
陈天齐道:“那书院选址究竟是怎么解决的?”
张金宝心知对方消息灵通,也不敢有丝毫隐瞒,老老实实地说了这些天在广州城里城外考察了多处房产,但最终还是李家主动拿出来的一处庄园最为适合开办书院,所以便敲定了地址。接下来便是要开始筹备教学物资,调集琼西书院的教师来广州,然后宣传招生,定出开学日期,一步一步地进行实施。
陈天齐听了之后点点头道:“张院长果然是干实事的人,这来广州才几天时间,就已经把这么多事情处理妥当了。”
张金宝连忙谦虚道:“那也是承蒙各位大人关照,加之福瑞丰从中帮了大忙,此事才能进行得如此顺利。”
陈天齐道:“那张院长觉得目前还有什么事是驻广办这边帮得上忙的,尽管直言无妨,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我都会尽力安排。”
张金宝不知陈天齐的这种态度转变是因何而来,但想来肯定不是自己的作用,当下连忙先谢过了陈天齐的关心,表示自己会尽力先做好该做的事,如果真的有需要求助官方的时候,一定会再来驻广办叨扰。
陈天齐对张金宝这种知情识趣的回应很是满意,当下表示等广州分院成立之时,他也会亲自到场为书院站台。张金宝受宠若惊,连忙再次谢过陈天齐。
张金宝到离开的时候依然不知道陈天齐的态度为何会变得如此热情,但其实这只是因为陈天齐昨日刚收到了三亚发来的一份公文,内容是有关下一年度的驻广办工作安排。
这其中有执委会重点要求的一项工作,便是让驻广办要进一步加大从大明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主要是指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