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西宁兵变(1/2)
你道为何西安城外一时间风起云涌?
原来官兵除却义军四起,后金亲王多尔衮在归化城虎视眈眈之外,犹有一桩难事,极大的牵扯了官兵力量。
这事儿还得从崇祯七年十月说起,当时后金皇太极西击林丹汗察哈尔部,又威胁大明九边;而张顺亦占据洛阳,又有坐大之虞。
朝廷四处用兵,入不敷出。
其中“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和“活曹操”罗汝才等义军麾下更是多备马骡等牲畜,到处流窜,官兵追之不及。
这就造成朝廷亟需大量战马,以增强官兵的机动性。
于是,崇祯皇帝在朝臣建议下,便命令太监张元亨、崔良前往西宁卫,监视茶马御史易壮马。
这明末本就弊病丛生,风烛残年,哪里经得起折腾?
这两个太监一监视不要紧,登时就激起了一场兵变。
崇祯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碾伯人黄澄、西宁镇海堡人马安邦先后起兵反明。
碾伯即为碾伯守御千户所,西宁镇海堡既西宁卫附近的西川镇海堡,起兵主体正是西宁卫部分基层官兵。
他们“內胁城中军民,外连海寇”,“兵备孔闻籍妻女自焚死,镇守太监张守礼、守备丁孔胤、中军李本隆、百户张尔婧皆死”,遂据西宁城。
按照原本历史线,正在追击“闯将”李自成等农民军的五省总督洪承畴不得不撤回了大军,回师甘肃才平定了叛乱。
结果由于张顺的乱入,五省总督洪承畴率领精锐正与其战于洛阳城外,哪里有时间去管这等事儿?
原来的甘肃巡抚张应辰连忙督促西宁副总兵莫与京率兵平叛。
那莫与京也不是庸将,前往碾伯守御千户所安抚士卒百姓,擒获了义军将领黄澄。
但是,当他率兵进攻占据西宁卫的马安邦时。
因为城中叛军多是士卒亲故,以至于炮火向天,不肯临战。
待到副总兵莫与京催促狠了,麾下人马居然士卒四散,遂不可用。
于是,甘肃巡抚张应辰和副总兵莫与京皆被官兵去职,重新提拔丹阳人东昌知府汤道衡担任甘肃巡抚。
这东昌知府汤道衡倒也是个吏才,只是还没上任就面临着前任留下的烂摊子,那怎办?
好在他本是镇江丹阳人,素来民风彪悍。
三国时期,丹阳精兵曾名扬天下,亦不缺精兵悍卒。
上任之初,他经人介绍,却是得知镇江焦山有一位奇人隐居于此。
此人姓葛名麟,字苍公,号瞿庵,乃是崇祯二年生员。
其为人性格刚直、膂力过人。年幼时就喜欢和同村少年做打仗的游戏。
稍长,葛麟颇喜习武,犹精弓箭、长矛。
时值镇江太守印司奇施政贤能,反被朝廷谴责。葛麟出于义愤,便亲自赴京为其伸冤,由是声名大振。
只是其本人亦受其所累,不得不暂避焦山读书习武、修身养性。
那汤道衡得到别人推荐以后,便亲自携带礼物,爬上焦山,前去拜访葛麟。
明至中期以来,武人地位渐渐低于文官,那葛麟虽然一身好武艺,犹自不肯弃文从武,岂肯随他而去?
汤道衡无奈,不得不恳请道:“我今日来请苍公,非为私事,乃为公也!”
“我素闻苍公为人刚直,以天下为念,必然不以个人得失为计。”
“不意今日竟然为了文武之争,而弃置西宁百姓安危于不顾!”
这葛麟哪抵得住?
他闻言连忙起身拜道:“微公,我几误国家大事儿矣!”
葛麟遂替其在丹阳募集兵勇三千,作为新任甘肃巡抚汤道衡标营随其上任。
等到汤道衡带领人马到任以后,早有西纳族大国师班着尔领真和西宁卫掌教冶秉乾率众合力收复了西宁城。
那汤道衡到任以后,一边安抚百姓、士卒,赦免参与士卒的罪过,将其定性为“被裹挟百姓、士卒;
一边派遣葛麟率领丹阳精兵督西纳族大国师班着尔领真和西宁卫掌教冶秉乾麾下人马丁壮征讨马安邦。
初时,葛麟和其麾下丹阳兵水土不服,又不善骑战,吃了一些亏。
但是像葛麟这样文武双全的人物,给他一些时间便能够迅速的成长起来。
双方多次交手以后,终于被葛麟逮到了机会。
那马安邦多次进攻丹阳兵大阵不利,葛麟便急令西纳族大国师班着尔领真和西宁卫掌教冶秉乾率领骑兵出战,一举击溃了刚准备退却的义军。
马安邦不得已退守西川镇海堡,被葛麟率众团团围住,走不得脱。
双方攻防三个月,马安邦见突围无望,不得已向葛麟请降。
马安邦对葛麟说道:“我本镇海百姓,只因镇守太监张守礼逼迫太甚,低价夺我马匹,不得已而反,是以西宁卫官兵皆不愿与我战。”
“如今你率领江南兵,千里迢迢而来,我不是你的对手。”
“成王败寇,千刀万剐我亦无话可说。只是我麾下将士、亲族何其无辜也?”
“我请求你能够答应赦免他们,那么我情愿束手就擒,使朝廷免动刀兵!”
葛麟一听此话,立刻上报给新任甘肃巡抚汤道衡,请其定夺。
那汤道衡倒一口应了,葛麟遂斩杀马安邦,以收其众。
及叛兵皆降,甘肃巡抚汤道衡立刻翻脸,命令士卒尽杀马氏族人及其骨干之徒。
葛麟不由悲愤莫名,连夜求见汤道衡。
汤道衡闻声便赤着脚跑了出来,抱着葛麟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