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五章 银光闪闪(2/3)
适合民营企业的地区之一。当初他来这里建厂时,得到包括谭延闿在内的湖南省政府和空军的大力支持,不仅将岳麓山下这片荒地低价出售,还将空军选定的长沙机场位置上报南京挪动数公里,使工厂在创业初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能利用空军机场做飞行试验。
时下的实业家们发了财都喜欢买轿车代步。巴玉藻也趁着欧战和空军订单暴增小赚一比,但他却坚持骑自行车上班。这倒不是他舍不得花钱,而是工厂才刚起步。虽有政府扶持但政府也不会帮你出钱,最多就是贷款方便些,他必须处处节省。
何况当初他从全国最大最先进的重庆飞机厂辞职时。还引发不小的家庭矛盾,父母生气妻子埋怨,连老同学王助他们几个都很想不通,找集团总经理吴青度来挽留,一度还传到副总统耳朵里。很多人都认为他这是翅膀硬了见利忘义,准备和重庆打对台戏。反倒是杨秋亲自写信来支持他,还私人掏口袋让雷猛送来5万民元的创业金。这让他非常感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办好工厂,制造出世界最好的飞机来。
但想要完成这个梦想,却不是件简单地事情。
“蕴华。你总算来了。快快......。”人还没到门口,远远就传来周厚坤的声音。周厚坤是去年年中才刚从美国回来,当年杨秋答应让包括他在内的数十位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多留几年。他的回来还曾引起重庆、河南和奉天三家飞机制造厂的哄抢邀请。
这也难怪,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航空工程硕士毕业生,欧战时期曾在柯蒂斯飞机公司任工程师。1916年还获得过美国航空俱乐部奖。是继巴玉藻、王助他们之后的又一位华人航空顶级人才。杨秋访美后他又去学习流体力学和机械制造等学科,所以回国前波音、寇蒂斯、甚至福克公司都向他挥动橄榄枝,尤其是寇蒂斯,更是开出周薪1000美元的高价挽留。
为了替祖国插上腾飞的翅膀,他和滞留的学生们最后还是坚持回国。
最早他打算去重庆,因为那里是现在中国航空业最发达。甚至是世界航空业技术领先的地区。不仅制造出麻雀、海东青、大鹏等享誉世界的名机,还有同样开始为人所知的冯如、王助这些华人设计师,当人更有西科斯基等几十位引进的外国著名航空专家。而且重庆还率先在全国建设起风洞、静力试验等实验室,但当他听说巴玉藻开办自己的飞机厂急缺技术员后,就跑来和他一起创业。
这是个让全国甚至全世界航空业都大跌眼镜的选择,但周厚坤却乐在其中,一路小跑拉着他冲进厂房,浑然没注意远处一支车队正在向这里驶来。
由于两人都是留美优秀学生,接受美国式工业建设的思想比较重,所以将工厂细分为很多区域。包括总装,发动机、零配件和设计、实验,生活等等。当然,和重庆的拳头产品相比,他们目前主要业务是帮重庆生产零配件,也有少部分总装代加工,甚至还有不少与航空无关的机械设备零件生意,养活自己暂时够了,但自己的产品却迟迟没拿出来。
这件事也让两人非常焦心,因为工业这个东西很怪。投资再多,政府再支持,设备再好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没有核心技术,都不能算一家真正地企业,迟早会被别人兼并或者倒闭。
其实按照两人的水平,设计出类似麻雀和海东青这类水准的飞机不难,只要努努力超越也不是不可能,但他们不想走前人走过的路,所以一直以代加工赚钱的方式补贴研制经费,累计技术等待一飞冲天的到来。
两人脚步匆匆抵达实验区时,两台他们自己研制的9缸星式发动机已经被吊装在铁架上,工人和技术员正围绕它们安装各式各样的测试仪表。他们中既有高价请来的老师傅,也有刚学成的年轻工人,更有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和国内大学毕业生,是飞天的梦想将他们吸引并走到一起。
星式发动机已经不算高技术。17年时重庆就率先制造出国内第一款9缸300马力风冷星式发动机,到18年底已经达到350马力并进入实验装机阶段。从技术上说,无论是汉阳的v型水冷还是重庆的星式风冷,功率都已经达到国内同类水平甚至超出,但在耐用型、维护性和制造工艺上差距还是不少。而且后面这些都需要时间积累,取决于国家基础工业能力、材料冶金技术,工人水平等急不出的东西。
350马力星式风冷发动机放在国外都足以满足目前的飞机使用了。但对两人来说却还是不够,他们的目标是造出550马力的发动机,因为他们要造的东西可不是木板和帆布!
“我修改了气缸和活塞。用德产双层密封环,输油改成直管,扩大散热片面积。加大排气量......。”周厚坤的絮叨中,发动机实验开始。工人转动手柄后,左边的一台先轰鸣起来。室外还能忍受,但试验区是半密封的厂房,当发动机喷出黑烟发出尖啸时,好几人都不由自主捂住了耳朵。巴玉藻却仿佛没听见噪音,低头查看着每个仪表。从转速到排气量,再到油耗等等都看得非常仔细,而他旁边几位测试员则拿出纸笔飞速记录仪表变化,报出数字由计算员敲打算。
“440马力......。”几个数字快速综合出来后。计算员立刻兴奋的大喊。但还没高兴多久,左侧两个汽缸就喷出火苗和黑烟,然后转速迅速下降,片刻后发动机熄火。
热缸熄火是最糟糕的,这意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