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战略误判(三)(1/2)
aaaaaaa
一支浩浩荡荡全部由十轮重卡组成的车队,沿着中阿资源公路向法扎巴德前进。[ 百书斋 baishuzhai. ]车队的目标,是阿富汗北方最靠近中国的巴达赫尚省府,法扎巴德。
车身被沙黄色帆布紧密覆盖,车厢内满满当当全是武装士兵。奇怪的是,这些士兵虽然也都身着中国国防军标准的沙黄色军装,但他们的臂章上却是一副亚洲地图。这些士兵明显是第一次来这里,光秃秃连绵不绝的山脉总能惹来他们的好奇,指指点点似乎在将这里与家乡苍翠青山进行对比。
最前面带头的吉普车上,张志丹眯着眼睛,脑袋和着车轮的节拍,一点一点打着瞌睡。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咸阳出,带着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由彪悍的唐军护送,前往各国宣扬大唐帝国的强大和兴盛,因他们都来自唐王朝,所以被人称为“唐使”。而西域各国派往回礼并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人,又被称为“遣唐使”。
如今的他,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角色。
这位民国西北战区副参谋长梅生中将的铁哥们,辛亥年加入军事情报科,从策应河南战役一直到前往欧战东线,再到中亚负责人,搅得阿富汗翻云覆雨,最后与差点成为朝鲜王的张宗昌并称南北二张的四十五岁军情局军官,是现如今整个穆斯林世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从印度穆盟到阿富汗各派,从伊朗到沙特,甚至连伊拉克和土耳其都知道这位的“丰功伟绩”。
作为一名情报人员,别人都是拼命隐藏自己恨不能变成聊斋志异中的画皮鬼,天天换张脸。但他却截然相反,名气大不说。还开了家中阿贸易公司,大摇大摆做起了生意。
那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名气呢?让我们看看他过去九年的所作所为。出资6oo万民元,帮助阿富汗北方修括眼前这条横穿中国塔吉克斯省,连接喀什的中阿资源公路。出资15oo万民元在阿富汗北方开设数十家学校,兴办手工作坊,开矿十余座。出资2ooo万帮助伊朗兴建铁路和机场,出资3ooo万帮穆盟在白沙瓦开办起第一家年产五万吨的小型钢铁厂,第一家民族电厂、第一家手扶拖拉机厂、第一家制糖厂等等;出资1ooo万民元帮助穆盟修建1o7所中小学;出资3oo万帮助沙特兴办第一所大学.......过去九年中。经他的手向穆斯林各族提供的援助金和贷款多达3亿民元,兴建各类工矿、作坊、学校数百家,双方打开市场,因此受惠的穆斯林信徒何止百万。
正因为这种口碑和善心,反而让各国情报部门无从下口。就连忠于阿曼努拉的阿富汗部落,都在苏联抓他时提供帮助让他逃离。大英帝国的oo7们更是无数次想暗杀他,但同样投鼠忌器。因为谁也无法保证,杀掉他会不会将穆斯林世界推向中国?会不会惹来中国报复。但不杀他,又实在是恨得牙痒!这家伙行事肆无忌惮,军火、白银、马匹、面纱、茶叶、盐铁等等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还针对穆斯林世界普遍贫穷的劣势。进行以物易物式的交易。从上次阿富汗战争结束起算,经他手流回中国的黄金就高达2亿民元,总贸易额高达37亿民元。当然,这还没算那座保密严格已经快挖空的金矿。仅此一项就给国内带回9oo吨黄金、4ooo吨铜、83oo吨白银和其它高价值有色金属,总价值高达25亿民元。
最让英国气不过的是,身为国防大学穆斯林和阿拉伯研究所的唯一一位在役军情局军官,在他和他那家雇员上万的中阿贸易公司的影响下。东方文化和价值观在沉寂数百年后,似乎又被唤醒。不少人已经开始称他为“唐使”。
与他同车的,还有几位老朋友。
第一位是曾在这里战斗过的费文华,他现在已经是亚洲解放旅副旅长,山地战专家。坐在他旁边用匕削木棍的,是在印度接受过实战考验的亚洲解放旅朝鲜团团长朴恩星,而坐在最里面,一身阿拉伯长袍打扮的男子,是真纳派往中**校学习,现任全印度穆斯林第三旅旅长的穆罕默德.阿尤布汗。
中阿资源公路,是上次阿富汗战争后,由张志丹代表中国全权投资,耗时六年修建起来的一条战略公路,从喀什到法扎巴德总计712公里,下一步还将直接连通喀布尔。由于整条路蜿蜒曲折,又全部建在山脉中,通行率无法和国内省级公路相比。但这条路却是联系中阿两国的纽带,所以路上经常能看到自来养护道路的阿富汗护路工。
现在整个阿富汗都知道张志丹和中阿贸易公司,所以一路上的阿富汗北方联盟哨卡远远见到车队,就会立刻拉开鹿柴放行。车队很快来到法扎巴德。这个昔日群山环抱的小城,因为前阿富汗总统纳迪尔沙和北方联盟的建立,已经展成一座中型城市。而且因为资源公路的存在,已经成为中阿贸易集散地,商品数量和繁华程度甚至不比喀布尔差多少。
车队一进入城市,耳旁就传来零星的枪声,次来这里的朝鲜团士兵下意识就去摸枪,但很快被熟悉当地风俗的贸易公司保安队士兵拉住。指指远方才现,原来是当地人在举行婚礼,朝天鸣枪以示庆贺。很快车队就抵达了城北的北方联盟总部,这是一座占地宽广的军营式建筑群,在西面还有中国援建的机场,简易机棚内停放着两个中队的歼4【化蛇】战斗机和三架运7。在各国均已研制出相当型号后,这种战斗机被准许前沿部署,它们在这里的任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