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一个新年(1/2)
田畴二人离开凛山城已经半个月了,暂时还没什么消息传回来。程普这次招募的八千人也全部带回来了。
唐峥按照先前的计划把这八千人划出4374人组建陌刀营,以前陌刀营的老人全部分散到中基层做一个管理。
编制也进行了改制,由以前三个小队为一个中队改成现在四个小队为一中队,四个中队为一大队。
大队之上设一屯,四个大队为一屯设正副屯长一位,再以四屯为一营设营长一人副营长二人,分为两营共计5120人。
剩下的三千六百多人则和吴一帆原来的1374人(吴一帆原为1682人回到凜山之后一部分受伤退役)合编成两营轻骑兵刚好5000人。
这样凛山城就有万余人马,勉强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新兵分派完毕,然后就是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这些都不管唐峥的事,唐峥只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其他的有人去负责。
唐峥也回到了前段时间的锻炼。只是偶尔会到武器作坊视察一下。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183年的年关也将近了,再有46天就到一年的年底了。
过年一直是所有华人的传统,不管平时多忙也会在这段时间停下前进的脚步。
凛山城也不例外,到处都是在准备年货的乡民。到处都透露出喜庆的气氛,这是唐峥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也可能是最近几十年最平稳的一个新年了。
明年张角在巨鹿就要起事了,东汉朝廷也在这次张角的起义后名存实亡。
然后就是诸军阀之间的大混战,不知有多少人将沦为草芥,又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正如崔寔记录在《正论》的汉代民谣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奈何望欲平。在一个朝代即将结束,另一个朝代即将升起的时候,这时候的社会最黑暗。大有匪兵烧杀掳掠,小有乡绅酷吏的刳脂剔膏。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唐峥只想让这一群创造了伟大华夏文明的人少吃一些苦,多一些做人的权利。他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前行。看着眼前一脸满足和幸福从唐峥身前路过的行人,唐峥觉得自己所做都没有白费。其实这时的人们要求真的很低,只要能吃饱饭,家里有些余粮能讨得一个媳妇生两三个孩子就很满足了。路过认识唐峥的人都会停下脚步和唐峥打声招呼聊一会天,一般都是说些感谢唐峥的话。自从唐峥来到这个世界后发现了煤炭修建了水泥窑、砖窑和七七八八的其它一些作坊,大家的日子才好过一点。家家户户也能填饱肚子,家里也有余钱为娇妻孩子扯上几尺布做一身新衣。在唐峥开办的作坊做工都是有工钱拿的,在这个时代帮官府做事那叫服劳役是没有工钱拿的,而且还规定每家必须每年都要服役一定的时间。就算帮地主家打工最多也是管饭没有工钱一说。只有在唐峥的作坊做事才有工钱一说,而且每天还规定只能做多长的时间,遇到节假日唐峥还会发放一些粮油等福利补助。乡民们虽然很淳朴,但是都知道是谁让他们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现在凛山城没有了地主一说,大家都有自己的土地。以前程普家的地最多,唐峥和程普说过这其中的厉害过后,程普拉上唐峥一起去给程爷爷讲道理讲其中的厉害。程爷爷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最后把家里的一万多亩地捐献出来划给招募来的流民,自家只留下两百来亩。后来他又游说村子里的大户纷纷把自家的地捐献出来给只留下自家够用之地。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凛山城里的百姓自发的为程爷爷竖起了长生牌。唐峥也没让这些人白白的献出了土地,他把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作坊全部交给这些献出土地的人,比如说程普家,现在水泥和蜂窝煤的售卖权就是他家的,只不过以程爷爷的性子在程家和唐峥手上没什么分别。凛山城里如果说谁最受尊重不是唐峥也不是以前就在县城当差的程普,而是程家的老太爷程明廷程爷爷现在一般都叫他程太公表示尊敬。程爷爷以前就是村子里长,德高望重又为人和善。村子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都会找他,自从把家里的天地分发出去以后就更加的德高望重了。唐峥也主动和认识的人打声招呼一般都三大叔五大婶的,聊一聊家里的长短日子过的怎么样,孩子是否听话,儿女是否孝顺什么的,都是些家里长家里短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除了兵营其他所有作坊都开始准备放假了。当一车车的粮食和肉酒以及铜钱拉往每个作坊的时候,把那些才刚刚加入凜山城的人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人们其实不怕卖力,只怕卖力气也没地方要,既然这里只要付出了力气就有收获,还有肉有酒,这更加坚定了这些人的心,等放完假就去作坊工作,虽然没什么技术,但是去煤矿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随着凛山城的不断壮大对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煤炭总是不够用。当一车车的粮食酒肉以及铜钱发放完毕放假也正是开始了,从今天一直到正月十五所有作坊和工厂都不上工,一直到正月十六这天才正式工作。兵营不放假这也是经过和大家共同讨论过的,兵营里大多都才是经过一两个月训练的新兵,主要都是流民基本都没家更何况家人,这是招兵时唐峥对程普的要求,这样的兵练好了培养出归属感后作战往往会更加勇猛更加拼命。所以一致商量的结果是不放假,除了早晚的五公里越野跑,其他的训练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