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 >> 第144章 赶出门李泰急告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220853/

第144章 赶出门李泰急告状(2/2)

了内中情形,但奏章他却看不到。

李世民还是好言劝慰李泰,"好了,去休息吧,你瞧瞧一身大汗,回去洗漱一番,好好休息,小九儿那边,父皇会去说的!"

等劝走了李泰后,李世民露出了原形,手上紧紧捏着李治那份奏章,大喝:"来人!"

"陛下!"姚公公连忙从角落里窜了过来。

"给朕查,今天和青雀去晋王府的,到底是哪些人,查清楚!"李世民黑着脸道。

"诺!"

姚公公,转身出去。

李世民回到书案前面,把奏章放在书案,已经完全没有继续写字的,好心情。

李泰出宫,恨的牙痒。

他知道,这次皇帝是不会为了他出头,但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现在就想要去报复,李治;

他的性格就是这样,谁要是得罪他,当天就要报复!

……

"小桂子,小桂子。"

"小桂子来了,王爷有何事吩咐奴婢。"

"你把府上长史找来。"

"诺。"

一会儿,马周来到。

"小王爷,已经夜了,唤微臣何事?"

"坐,坐,朝庭要科举了?"

"是啊,朝廷已发布告,现在正昭告天下,让各家上报推举名额;

是了,明日就要推举,陛下极看重此事;

我大唐沿袭隋法,在陛下心里,科举至关重要,小王爷莫非也有要推举的人?"

隋唐的科举和明清时代的科举是不一样的,考得科目极多。

不过,最重要的科目却是明经和进士两科,而这两科之中,又以进士科最为人看重。

虽然唐朝一直开了科举,可能够获得进士及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整个大唐一朝,科举制考试一共录取了不足7000人。

按照合计进士开科264次计算,平均下来每次仅录取进士26名。

更可怕的是,唐初时,进士科录取率更是低得令人发指;

譬如贞观三年,进士及第者,不过区区九人。

这和明清时代一次上百个进士完全不同。

李治假意不知推举、问马周,"推举?孤也可以推举?"

马周重重点头,"当然,小王爷乃是亲王,推荐人才,乃是职责所在。"

唐朝科举制度,依旧还是沿袭了推举制残余。

终究不是所有人想去考进士就可以考的,而甚么人有资格呢?

当然得是官员和贵族进行举荐,在举荐之后,礼部核实了身份,方才准许进行考试。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有才学的人,都会想尽办法寻找门路,希望获得贵族和官员的青睐。

当然,若是被推荐人当真中试,辣么,推荐者当然而然就成了他们的恩主,甚至被称之为主公。

终究,若是没有别人看中你的才华,推荐了你,哪里有你的今日。

古人最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知恩图报,更是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一旦德行被人质疑,辣么从此之后,被人所诟病,辣么就算你出仕做了官,从此也没有立足之地了。

因此许多家族都喜欢推荐人才进行科举考试,若是高中,自家门庭,也就多了一份荣耀。

正因为知恩图报对大唐人的品德来说是这样的重要;

所以,才有了长乐把高阳的钱箱借给了李治打麻将,即便是恃宠娇纵的高阳也不敢抗议;

她怕长乐、豫章骂她忘恩负义。


状态提示: 第144章 赶出门李泰急告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