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无官不贪(1/2)
消灭了土司们最后能够积蓄起来的反抗力量后,朱由校已经毫无顾虑,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
他将所有逮捕缉拿的官员都给定了罪名,按照大明律分别判处斩首、腰斩以及诛杀全家等刑罚,全部执行抄家。
不抄不知道,一抄吓一跳,这些在偏僻地区为官的,油水可不比之前抄家的那些朝臣差多少啊。
但和侍郎尚书之中级别的顶级,自然是无法比拟的。
西南贫瘠,这是众所周知的,四川可能还好一点,但云南和贵州真的是穷的不行。
他本以为最多也就能搞了几十万两军费,以充作此次平叛的赏银和战后重建的经费。
没想到居然查抄了二百多万两,着实让他大吃了一惊。
看来自己还是太低谷了他们手段,这搜刮起老百姓来,还真是够狠啊,是不留一点的活路。
怪不得当地的百姓会这么容易就被奢崇明和安邦彦给煽动起来造反。
这二百多万两,朱由校并不打算入自己的内帑了,西南的百姓实在是太苦了,民怨太重了,他需要用这些钱来安抚当地的百姓。
而且这些钱也本就是属于他们的,现在就当物归原主了,也好给他增加一点声望,留下一个好名声。
官员被杀了一大批,工作却不能停止,他们的职位,朱由校打算让那些从京师而来,侥幸得以捡回一条命的喷子们接任。
朱由校还将周边几省,三十五岁以下的,较为年轻且还有想法,想干点的事的文官们调了近二十个来川贵。
这些多数为都察院的御史,也只有他们,朱由校还能稍稍的放心一点。
正所谓无官不贪,虽然这句话一棒子打死了所有人,但也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至少反映出了官场当中那些不为人知的黑暗。
许多人都知道,明末的官员大多是不干实事,只会骂人喷皇帝,争权夺利、内斗起哄的废物。
但那种腐败彻底,堕落到了极致的情况是在崇祯年间,要拿现在的官场和朝廷来和崇祯年相比,那简直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了。
御史们虽没有什么大的才能,但朱由校只要将规章制度拟定好,将政策落实到底,上通下达,按照他制定的模板去做,他相信也不会太差。
因为他们都是戴罪之身,所有的官位和职务都是代领的,随时可以替换或者直接按罪处刑。
因此为了激发起他们斗志和能够表现的稍微好一点,朱由校特意召见了他们,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诺。
只要把这份差事办好了,他可以酌情减免他们的罪行,继续为官。
如果有表现优异的,能够超额完成任务的,也可以官复原职,或者是调任至其他的部门担任合适的官职。
这些官员一路上可是吃尽各个苦头,那些“护送”他们的羽林军,根本不管他们的死活,每天按照时辰给他们提供一日三餐,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而且还不能够掉队,必须跟上他们的行军速度,否则当天的饭就没得吃了,脚底水泡都不知道烂了多少个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食物和那些匹夫的食物完全不一样,他们有肉干和米饭可吃。
而他们却只能喝粥啃馒头,而且这粥和馒头还是有限的,一个人就这么多,不管你能不能吃饱。
将近两个月的稀粥馒头,有加上千里跋涉,这些细皮嫩肉的文官们现在饿的是面黄肌瘦,严重营养不足,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们都悔恨无比,为什么要和皇帝对着干,这还真的不如被直接拉到菜市口杀头,实在是太痛苦煎熬了。
如果给他们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当日在朝堂上,他们绝对会一言不发。
可没想到,他们真的有了一次重来的机会,一个个感动的眼泪鼻涕都流出来了,连连跪呼陛下英明,臣绝不辜负皇恩等诸类的话语。
官员的任命,以及政策的方案、目的和要求,朱由校已经全部安排妥当。
现在就等着他们在熟悉了当地情况以后,正式的去落实执行了。
还有这些前来偷营的土司,朱由校查明了他们的身份后,将他们的全部亲族也一律处死。
从入川之后,出兵平定奢崇明开始,朱由校就一直在发财,这些土司虽说不至于富的流油,但多多少少都有些家底。
缴获的物资钱粮,总计价值打到了数千万两之多。
其中最为稀缺的粮食,就有一百多万石,对于现在国库空虚,口袋穷的叮当响的朱由校来说,完全可以说是救命稻草了。
白银虽然只有有六百多万两,但他们手中积存的铜钱和货币通宝,却也能换取数百万两银。
而黄金就少的可怜了,这么多家的土司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万余两,朱由校都怀疑是不是被人给贪污了。
可是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对。
虽说大明朝现在的主要货币是白银黄金,但这种稀缺的交易货币物资,至少有半数是掌握在东南沿海,以及南方地区的商人和士绅豪强手里。
还有两成则掌握在官绅集团当中,他们通过贪污以及受贿,从各个阶层群体中,都收集了数量庞大的黄金白银。
一个堂堂的户部国库,一个正统合法性的政府,能够掌握的社会主要资源,关键的硬通货币不足实际的三成,国家怎么可能会有钱,财政收入怎么会提升?
而四川和贵州呢,不管是商业还是农业,各项的经济发展和条件都差出了好几个档次。
加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