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利器(2/3)
何牢不可破。崇祯爷可以说是把心中疑惑尽数抛出,酿成这八个问题,各个都是重磅炸弹,想要选出一位经天纬地之才。
这不开玩笑吗?这种问题谁能在两千字的考卷里答出来?
能搞定这八个问题的人,根本就不会去参加殿试,因为无一例外,他们就是问题本身。
黄台吉本身就是问题之一,他能解决另外几个,比如士大夫作风不端正之类的,打出一张满洲八旗牌,把他们迎刃而解。
刘承宗本身也是问题之一,像什么海贼北虏联合的问题,不存在的,都是咱大元帅府非常恭顺的爵爷,团结在刘大汗周围,怎么会是问题嘛,至于其他问题,除了水旱解决不了,别的也不算啥大问题。
但这玩意指望一个进士来解决,不现实,这不是考试,是许愿。去年皇上最后选出一个十年会试不第的老状元,叫刘理顺,本来是二百七十三名,被崇祯钦点为状元,答卷里没啥言之有物的东西,八个问题一个都没解决,全是正确的废话,非常符合崇祯爷把简单粗暴的幻想,也算许愿成功。
这事儿不怪人家老状元没才能,拼到殿试,每个人都是经天纬地的大才,但人力有限,崇祯帝的八个问题根本就不是某个人能解决的。
刘老爷对二儿子的期望太高,这会一看刘狮子居然把精力放在做连环画上,皱眉道:“狮子,大知道喜欢看书,但现在不是时候,你还是看看啥时候给自己把官升一下。”
刘狮子闻言莞尔,老爹说的让他给自己升升官,是称王的事。
年前杨麒那边送来多份涉及漠南战事的长信,情报非常细致,元帅府把这些情报汇编成书,对后金的实力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漠北三汗的军队跟哈剌慎、科尔沁的蒙古军打了几场,漠南都督府与后金军的直接交锋并不多,只有贺虎臣一部与孔有德部打了一仗,算是压着孔有德揍了一顿。
但也仅此而已,后金军急着撤退,被出塞明军四处追击,漠南都督府为了抢夺战利,反倒跟后来的出塞明军打了好几场仗。
漠北大军兴师动众,没抢着战利;漠南的土默特成功反叛后金,但因内讧损失过大;哈剌慎部被吓跑,营帐军资统统丢失;后金军折损兵马空手而还,倒是有深入明境破城三座的面子。
明军追逐后金,弄到不少首级,但战利品又被杨麒夺走了,既丢面子又丢里子。
杨麒呢,抢了哈剌慎和明军的东西,但没达成跟八旗交战的使命,但同样要安置十万漠北军、面临大明边军的愤恨,后面的收尾工作也很麻烦。
总的来说,这是一场各方势力都失败了的战役。
当然硬要说火中取粟的胜利者,也有,明军野战、守城有功的将领们都在战后得到封赏,其中大放异彩的就是平阳参将付仁喜。
其实付仁喜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守龙门所中权营大,人家是硬碰硬让八旗火化上千尸首,只不过自身也折损过半……但其实这才是明军对付八旗的最好手段,败仗胜仗不要紧,就抓住机会一个拼一个、甚至两个拼一个,风风光光拼掉两万,八旗自己Ъ
可崇祯爷就喜欢提气的东西。
干死别人一千多,中权营自己死伤一千五,不提气。
付仁喜自己死了一百多,干死别人六百多,别管是不是披甲人,提气!
付老爷直接从一个内地营参将,进署都指挥佥事,荣升大同副总兵,还得了个锦衣卫百户的世荫,像过年一样。
杨麒这家伙战后带兵跑到杀虎口恶人先告状,说后金军明明是畏惧他才被吓跑的,明军却出塞抢夺他的战利品,打算要在大同边境跟明军大做一场,刚上任的付仁喜不明就里,带兵到边境上派使者跟杨麒顶牛儿。
两边一唠,付仁喜一张嘴就是当年我很感激刘大帅。
杨麒寻思原来是自家人,就灰溜溜带兵走了,付仁喜还因为这事儿受了朝廷嘉奖。
当然,杨麒、漠北三汗甚至还有土默特的俄木布,随后也都因为出兵受了皇上嘉奖。
崇祯就是再迷糊,这会也能看出来,刘承宗确实是在帮他对付外敌,有杨麒这支军队驻扎在漠南,就能把后金军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山海关和蓟镇边外,不至于蔓延到宣大边外。
何况他心里是一直想复套的,如今河套被刘承宗收复了,漠南都督府又离青海元帅府那么远,中间交流不畅,这就是机会,只要把杨麒笼络过来,河套不就回来了吗?
这个节骨眼上,崇祯连西北丢地都不当回事了。
他甚至想嘉奖刘承宗……主要是他就发现吧,这刘狮子在西北闹得那么厉害,打了这儿又打那,打来打去,就把户部兵部从愁眉苦脸打成了喜上眉梢。
自从崇祯四年起,朝廷的税收就进入了最难的时候,处处都在打仗,处处都在闹灾,以至于征税进行得很不理想,完整率仅有三成。
毕竟整个陕西是欠税大户,就不可能完征;甘肃征上来粮根本不需要起运就被甘肃边军吃光了,他们甚至还要倒找兵部要粮。
刘狮子这么一闹,把甘肃和临洮巩昌切出去了,朝廷的完征率反倒提升到了四成,涨业绩了。
而在崇祯的角度上:朕的税收少了一丢丢,支出少了一大堆,结余反增了嘿!
但他到底没脸皮厚到嘉奖刘承宗,只能在脑子里转了圈就此作罢。
而对刘向禹来说,杨麒送来的书信,最让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