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最后一战(下)(2/2)
来。“呜......”
他终于下达了新的命令!
没多久,从北面的沙漠里,冲出来一大队骑兵!
当这队骑兵冲出来时,他们附近的天色似乎明亮了许多——那是一大队穿着类似于唐军明光甲的骑兵部队!
他们从西路大营里潜伏到北面的沙漠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等着正是这个时候!
此时,虽然桂军消耗的厉害,但偏厢车后面的碎叶军也是精疲力尽之时!
由于人数有限,几乎所有的碎叶军都轮番上阵厮杀了整整半日!
由于所有的大营都只在东、西、南三面进攻,造成三大营的北面异常空虚!
此时,整个碎叶军里,除了炮兵还有余力,剩余的部队就算抽调过来也是力有未逮!
“呜......”
不过,此时孙秀荣也下令吹响了铜号。
碎叶军的铜号长达一米,由十人一起吹出来时,声音激越悠远。
高庭晖部终于出动了。
当吐蕃军穿插到沙漠里,准备给碎叶军致命一击时,着实让同样在沙漠里埋伏的该部吓了一跳。
不过当吐蕃军开进来时,浑没有想到在三十里外的沙漠里还有一支军队,此时天寒地冻,狂风呼啸的沙漠里更是一个硕大的冰库,在这个世界上,吐蕃人认为除了自己任谁也呆不过一日!
但高庭晖部竟然在那里待了五日!
不过这也到他们的极限了,此地虽然不如漠北苦寒,但由于马匹的存在,就不能待上太长时间,他们本就只做了待上五日的准备,若是在五日里再没有动静的话,高庭晖就会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西进,将白山堡到灵州的驿道封锁起来,让吐蕃军无法顺利撤到凉州。
三十里,为了让战马抵达战场后还有余力,就不能以太快的速度行驶,但也不能太过缓慢,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以慢跑的方式跑起来最为合适。
就算如此,他们也需要一刻到小半个时辰(半小时)的时间才能抵达战场!
此时,部分穿着明光甲的三千精锐吐蕃军已经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冲向了三座大营靠北的营寨!
吐蕃军的明光甲多半是用在大非川之战后缴获的唐军铠甲依样打造的,这三千人至少有一千人都是这样的打扮,后面的也是鱼鳞甲、锁子甲的配置,抵近营寨后立即下马冲了过来!
苏哈的天山营正好处在最后面,见到这一幕后,他亲自带着十名陌刀兵以及整个轻兵营、炮兵营的碎叶军站在那里对敌。
前面说过,碎叶军大营有八百辆偏厢车,行军时由轻兵营、强弩营负责驾驭,遇到紧急情况时会用四百辆偏厢车组成一个车阵,一辆偏厢车长四米,这样的话每一面就是四百米,也就是一个方圆接近四里的大阵。
这样的布置显然是考虑到了种种情况。
碎叶军都是骑兵,加上偏厢车所用的牲口,营垒小了就太挤迫,但如果布置的偏厢车太多,每一面营垒太长,就需要更多的人手守护,碎叶军的大营只有五千五百人,按照一米一人的布置,这就需要两千人,加上预备的,一下四千人就没了。
于是,四百辆偏厢车便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数目,但这也需要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正好在道路上骤遇敌人,那也只能将首尾堵住,然后伏在偏厢车后面对付伏兵了。
这一批的敌人显然更有经验,当他们下马后,并没有让战马往回跑,而是继续驱赶着向前,自己则跟在后面跑,这样一来,碎叶军想用箭枝对付他们这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而想用抛箭对付全副甲胄的吐蕃军也只能是浪费箭枝。
苏哈选择了以静制动。
当大量的战马奔到营寨附近后自然会向两边跑,此时,吐蕃据突然冒了出来,一人伏地,另外一人踩在他的背上踏上了偏厢车!
此时,他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拿着重型武器,先用盾牌荡开刺过来的长枪,然后用重型武器向下一砸!
前面说过,碎叶军的轻兵营的战斗力是全军里最弱的,若是遇上一般的军队,自然有一战之力,但如果碰到了吐蕃军的精锐,显然还是力有未逮的。
此时,如果有一百人穿着明光甲的吐蕃军精锐冲到大营里面,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嘎吱!”
千钧一发之时,那辆四米长的偏厢车突然断成了两截!
那名吐蕃兵立即跌落!
电光火石间,一杆长枪刺中了他的咽喉!
原来,依着此时的技术,想用一整块四米长的木板制成偏厢车是不可能的,最多的就是用两块两米长的木板拼接起来,然后在下面用一根横梁固定。
而在平时不用时,或者作为备用品存在时,还可以将车辆拆卸、折叠起来,作为在战场用的物件儿上无所不用其极的孙秀荣,眼前这种情形显然也考虑到了。
当敌人从沙漠里冲出来时,碎叶军就拔掉了下面固定的横梁,此时长板依旧像完好的一样,但一旦踏上去就会“断”成两截!
精锐的明光甲士兵在第一个回合就损失惨重!
冷兵器时代,士气至关重要,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之谓也,这支吐蕃军的身上显然承担了太多,这第一股气就没提上去!
碎叶军抵挡住了敌人的致命一击!
北面的战斗也陷入了僵持!
等到大约一刻多的时间后北面沙漠里烟尘滚滚时,大局已定。
全部章节阅读完毕,请试读其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