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道长有空间(1/2)
ps:特别强调,平行世界。一切与现实世界相关,切莫带入。/p
山道蜿蜒,被青草几乎覆盖。/p
三个中年,慢悠悠的上山,眉头紧锁。/p
山林密布,山道蜿蜒着没入山林中,一条小小溪水依傍着山道,汩汩流淌向东。/p
一个中年蹲下身子,掬了一捧水喝了个干净:“这山泉水,还是一样的清冽甘甜,滋润了多少土地啊...”/p
另外两个中年也喝了几口,脸上担忧之色不减:“山泉水汇入山下水库,让水库永不枯竭。那方圆百亩的水库,如果能够使用...”/p
“兆民,这件事情我们做不得主啊...”/p
一直没说话的中年叹了口气:“那水库是私人财产,不得清虚观观主同意,咱们不得使用...”/p
周遭九座山,外加那千亩田地与那个水库,是属于清虚观的财产。按说这已经不是封建王朝时代,一座道观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多的土地?/p
这个没有人清楚,人家清虚观有各类合法证书的。/p
他们三个村子,除了自己的田地之外,也一直都是租种清虚观那一千多亩田地。以往贫穷的时候,上一代清虚观主很是豁达,一亩地一年也只收五十斤粮抵租。/p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清虚观这才改变租种规则,一亩地也仅仅每年百元租金。/p
虽说那一千多亩的田地,并不肥沃,砂石夹杂着少量泥土,产量并不高,可也有个奔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他们这个年龄不上不下的,外出务工找不到工作,在家里更是难找活干,种几亩十几亩地,才有一些收入。/p
可是最近这几年,降雨稀少,这里又是丘陵山地,打井困难,田地无法灌溉。靠天吃饭眼看着行不通了。/p
以前还可以引着水库的水灌溉田地,可是两年前,清虚观主明确规定,水库的水不可用.../p
想想那些因为干旱,枯黄的玉米秸秆,都要绝收了,三个村的负责人商量了一下,打算与清虚观观主谈谈。/p
实在不行,也不能赔本租地种了。/p
穿过山林,眼前豁然开朗。/p
山头如被削平,足有足球场地大小方圆。青草覆盖,只有少量不足一亩的土地上,种植着玉米。与他们种植的玉米,因缺水而枯黄不同,这不足一亩的玉米秸秆青黑。/p
作为农民的本能,名叫兆民的村民有些惋惜:“山泉从这里经过,灌溉很方便。清虚观只种了这么点田,其他的土地浪费了,多好的土地啊...”/p
踏过石板桥,他们继续前行。在玉米田地挨着的地方,有一座道观。道观大门洞开,他们直接进入。/p
道观不大,只有七八间房。/p
神堂房门洞开,其他房屋门掩着也没落锁。院子很是整洁,青石铺的地面,几乎没有灰尘。/p
“道一道长?”/p
道观就这么大,他们没有看到这里的主人,只能喊了一声。/p
“吱呀...”/p
一间房略显陈旧的房门被打开,一个穿着道袍,却浑身泥土,下半身的道袍有的地方湿漉漉的,挽着道髻的赤脚年轻道士走了出来:“你们叫我?”/p
道士看上去顶多二十七八岁,个头不是很高,身材很是匀称。/p
长相虽然一般,却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气质。/p
“您是道一道长?”/p
这还是三个人第一次见到李道一,顿时拘谨起来。/p
“正是贫道...”/p
李道一有些疑惑,清虚观鲜有人来。一则远离村庄,最近的村子距离这里都有十几里地。二则这里山道难行,清虚观也不是香火道观。/p
所以,基本上除了租地种的村民,这里鲜有人来。/p
“三位居士来这里是...”/p
“道长...”/p
还是兆民强自镇定一下说道:“那些地没法种了...这几年降水稀少,以前还能引青田水库的水灌溉...”/p
兆民还没说完,李道一就明白了。/p
这些人想要引青田水库的水灌溉田地.../p
“呵呵...”/p
如果是昨天,青田水库的水还不能引用,现在没有这些顾虑了:“居士们引渠灌溉就是...”/p
这么好说话?/p
三个人来的时候忧虑重重,甚至以不租种那些田地的威胁用语都想好了。/p
结果,大出所料,导致三个人仿佛刚出拳,敌人就消失了一般。/p
“居士们都很忙,我就不留了,赶紧回去灌溉农田吧...”/p
李道一很忙,别看他坐拥九座山头,一千八百余亩田地,每年租金就有十八万多...本应该每日诵经修道,无所事事的逍遥自在.../p
六年前李道一忽然脑袋里多了一个可成长空间,李道一就忙碌了起来。/p
等到兆民三位村民离开,李道一也赶紧下山,直奔水库。/p
水库面积足有百亩,最深的地方,他曾进行过测量,足有三十余米。刚到水库边,波浪翻涌,一道足有四五米长的红色生物慢慢浮出水面。/p
这红色的生物,赫然是一条红色鲤鱼。/p
只是这条鲤鱼比较奇怪,没有鱼鳍,而且脑袋也犹如马面,神曲线条细长,就像泥鳅。看到李道一,红鱼很是亲昵,脑袋露出水面吐水。/p
“是时候了...”/p
眼睛中略有不舍,这条红色鲤鱼,原本只有巴掌大小,两年时间就已经被他养成如此庞然大物。/p
两年喂养,岂能没有一丝情感?/p
“如果不是我脑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