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雨险关(2/3)
定是江粼月本人。/p这恶匪,藏头缩脑很好玩吗?这样来去无踪,不是又在给她找麻烦?/p
她无心取乐,“你们两个少在这儿耍宝,再跟那恶匪通气,就替我转告一声,他要么光明正大来帮我的忙,要么袖手旁观别理我的事。滚。”/p
两人一瘸一拐扶着屁股离开。林雪崚还没来得及转身,就有传令兵来到,“定军侯请林将军议事。”/p
她疾步来到中军大帐,李烮正在帐中和张鼎臣煮茶相谈。/p
一见她来,李烮推开茶盏,“你的手好了?”/p
“好了。”/p
李烮摇头,“上回也说好了,伸手过来我看。”/p
张鼎臣低低一笑,转脸去舀茶。/p
林雪崚把李烮的每句话都当军令,想也不想,平伸两手。/p
李烮移近案上的灯,低头一瞧,手已消肿,恢复了修长纤秀的美丽形状,磨出来的茧子用孔良送去的药油溶软,只剩一些浅薄的白印。/p
他把灯移回原处,“还算听话。”/p
半夜传她,绝不是为了看手相,“侯爷找我,有何吩咐?”/p
李烮在案上铺开地形图,指着潼关以北的蒲津渡口,“林将军,你今夜出发,带启明军北渡黄河,翻越五老山,抢渡蒲津,张将军已令河东县镇集结舟船,这明攻潼关、暗渡蒲津之计,不用我多解释吧。”/p
黄河经高原南下,在潼关遇到华山山脉,折角东去。黄河不同于长江,长江中下游水面开阔,千里岸线皆可过渡,两岸多支流大湖,可以屯集庞大的战舰,承载数万大军乘船登岸。/p
黄河两岸曲折陡峻,渡口很少,一次只能渡过数百人,想绕开潼关进关中,必须沿黄河东岸北行,翻越五老山进入河东平原,在蒲津西渡。对岸若有守军,渡河是极险之事,必须派先锋抢滩,拔除对岸守军,为己方大部渡河提供方便。/p
熊函集结郯军精锐,重兵镇守潼关和禁阮,难有巧取之计,硬攻伤亡必多,所以李烮才想绕道渡河。/p
张鼎臣道:“蒲津原有一道铁索浮桥,两端各用四座铁牛固定在岸上,是当年朝廷下了血本铸造的,如今熊函已将浮桥拆除,在对岸的蒲津关设置守军三千,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若林将军肯为前锋,我为后应,定可抢渡成功,夺下蒲津关。”/p
李烮抬头,“林将军,事关重大,你可有把握?”/p
“侯爷放心,我愿立下军令状,抢渡不成,军法从事。”/p
她伸手取了案上纸笔,写好军令状,交给李烮。/p
李烮并没有看,“速去整军,尽早出发。”/p
张鼎臣瞥了一眼军令状,笔迹清俊豁畅,柔中带刚,真是功底不俗的好字。/p
他望着林雪崚的背影,“侯爷,你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p
李烮把军令状折好收起,“不是敢死之人,怎配做大盛突军,她冒得起这个险。”/p
启明军连夜北渡,河东军随后跟行。/p
李烮大部从翌日起猛攻潼关,山南、湘赣两域兵马经过从襄州到东都的历练,纯熟了许多。/p
盛军砍木为栅,筑起三座营寨,昼夜lún_gōng。熊函兵悍将猛,铁意要为满昭报仇,两军相遇,炮石轰飞,箭矢蔽日。/p
到了第四日,天降大雨,处处泥滑,李烮不得不减缓攻势。/p
时令入夏,降水只会越来越多,李烮望着雨中的关楼,暗想熊函调度老道,加上天时地利,真是个劲敌。/p
安北军在白马川受阻,哥舒玗的凛军虽然有边境部族和剑南供援粮草,可是补给断断续续。/p
关中象被三根手指掐住的坚果,不加把力,始终捏不破。/p
熊函接到探报,盛军在蒲津渡和阌乡集结船只,身边谋士道:“李烮想明攻潼关,暗渡蒲津,阌乡的船为大军准备,而蒲津必是抢滩的先军,一旦让他们脚踏河西,潼关腹背受敌,渭水处处可渡,西京无险可守,请将军速速分兵,前往蒲津关!”/p
熊函想了想,“李烮狡猾,虚实不定,也许布船只是幌子,想引我分兵,我暂不轻动,静观待变。”/p
“将军,万一盛军真的在蒲津强渡得手呢?”/p
熊函一笑,“我早有防备,蒲津关兵将虽少,却非庸夫莽汉,黄河已进涨水季节,大汛将至,我倒要看看李烮的先军有什么本事能抢下蒲津,就算他们过来了,人数也不会太多,到时候我增兵剿杀,李烮就算派军续渡,也讨不了便宜。”/p
启明军冒雨翻过黄河北岸的五老山,到达蒲津。/p
黄河的支流涑水在蒲津附近汇入主道,涑水沿岸的村县奉张鼎臣之令集结舟船,可蒲津关守军前一阵沿河抢掠,把船征走大半,剩下的都是陈年旧船、木筏皮筏,大小各异,很不整齐。/p
履水坛添上自带的沄瑁舟,又尽力修补了那些旧船木筏,状况如此,只能靠桨手全力以赴。/p
蒲津渡口雨大涨水,河面扩张,急流卷浪,望之惊心。/p
林雪崚想等雨停再过河,可天暗了依然不见雨势减小。/p
叶桻手指水面,“乌鱼跳,大汛到,我小时候在黄河拉纤,纤夫们的俗话没有不准的,还是及早过河的好。”/p
林雪崚望着远处黑蒙蒙的蒲津关,“霍舵,你先带水手过去探探,看蒲津关布防如何。”/p
霍青鹏挑选了水性最好的三十人,分划三舟,趁天黑悄悄渡河,一去好几个时辰。/p
林雪崚冒雨等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