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风波(1/3)
申时,有一队从北方来的商队到冀州北城门,为首的一名青衣护卫出示了路引,要求守门士兵立即将自己一行人员放进城去。守门的衙役指了指城门处张贴的官府公文,不耐烦的说道,“看见公文上写的字吗?所有想要进城的人员,都必须到临时安置点观察五日,经大夫查验后,无任何异常情况,方能进入冀州城内。”他拿出一块木条,在上面写上二十,而后交给那名护卫。指着离城门不远的一处村落,说道,“那里就是临时安置点,你们过去后,把这个木条交给那里的守门人,他们自然会给你们这些人安置吃住。”
商队后面的一名黑衣护卫走上前,悄悄的塞给那守门衙役一些碎银,笑眯眯的说道,“大人,我们老爷的生意实在是耽搁不起呀,您看是不是能够通融一下,放我们进去……”
“不行!我可不敢私自放你们进去。”那衙役急惶惶的将碎银塞回护卫的手里,认真的说道,“ 那是要掉脑袋的!我们州令大人严命,没有在临时安置点,经过大夫确认无异常情况的外来人员,均不得进入冀州城内。”
身着蓝裳锦缎的商人沉着脸尚未说话。围着他身边的那些护卫却是一片哗然,一位粗壮的护卫嚷道,“什么狗屁州令,简直是混官一个!凭什么不让我们老爷入城?……”这些护卫跟随着自家主子走南闯北的,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窝囊气,到了这小小的冀州城门居然给人挡在城门外,不让进城去。
旁边经过的冀州百姓,听得有人在城门处谩骂州令大人,纷纷表示强烈的不满,七嘴八舌的上前阻止他们,“不准你对我们州令大人无礼!”
“骂了那个昏官又怎么样?别说骂他了,就是揍他一顿也是应该的,谁叫他敢不让我们进城去的。……” 众护卫趾高气扬的继续口出秽言,谩骂不止。
“不准你们骂我们大人。你们根本不是好人!就是不让你们进城!”守门的衙役生气极了,大声喊道。
“我有重要事情要面见冀州州令!立刻开城门让我们进城去,否则一切后果尔等自负!”商人 这声音中气十足,虽于嘈杂喧闹的场合,仍清清楚楚传入在场一干人耳中。
“我们州令大人是好官!”“你们才是坏人!敢辱骂我们州令大人。”今年大齐北方遭遇大旱、蝗虫灾害、瘟疫,其他的州府不知道饿死、病死了多少人,唯有冀州目前为止,损失最小。而冀州百姓此番能够渡过灾害的侵袭,全是得益于州令大人的一番举措,以及杨家的一片善心。冀州百姓们早已将州令大人敬若神明一般,平时就连旁人说的半句大人不是也不原意听到。如今又怎么能够容忍他人当众辱骂自己心目中如神一样圣洁的州令大人。百姓们群情激昂,渐渐围了上来要驱赶商队人员,坚决不准这些坏人进入城内。
商队的护卫们见势不妙,连忙拿出刀剑,将身着蓝裳锦缎的商人团团护住。眼看着一场大规模的群体斗殴事件,即将发生。守门官见势不好,急忙派人回衙门报信。接到报讯的府衙值班官员,一面立即派出人手赶紧的去杨家找杨轻眉过来商议此事,一面召集全体府衙的人员统统赶往冀州北城门处,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此前,州令杨云山曾再三与衙门的官员交代过,若是一时间找不到自己(自己不在冀州期间),而冀州城里有什么紧急事态发生,一定要多多听从杨轻眉的意见行事。
满头大汗、浑身汗湿透了的府衙官员赶到北城门处,一见到北城门处人山人海,群情激昂,嘈杂喧闹的场合,全都慌了手脚。这样的场面,稍微处置不当,就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斗殴,他们急忙凑在一起紧急商讨应对措施,如何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商队里有一面容清癯,手摇折扇,文质彬彬葛衣文士凑到蓝裳商人的耳边低声说道,“……爷,千万不能将事态闹大了。闹大了,对我们十分不利。我们的目的是想办法借到粮食,不是来与人争个高下的。…….一定要让弟兄们克制自己,千万不能与冀州百姓发生争斗才是……”蓝裳商人闻言神色一紧,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他的意见。他出声喝道,“虎子!叫弟兄们住嘴。不准与人再发生争吵。都给我往后退两步下来!”
商队的一众护卫,闻言大为不解,为首的一名护卫还想出声问些什么,被那名葛衣文士狠狠的瞪了一眼,“没听见爷刚才说的话吗?还不往后退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等着回去再和你们算账!”
葛衣文士走到众护卫的前面,大声的对围观的百姓说道,“诸位父老乡亲们,我们并没有什么恶意。”他伸手拉过身后的一位青衣护卫,对众人继续说道,“我们这位刘护卫是你们冀州杨家庄的人,多年在外飘泊,一直没有时间回到冀州家中。此番我们爷到冀州办事,特地带上他,让他可以回家看望一下家中的老娘和妹子。可眼看着到了城门,却不能进去与家人团聚,弟兄们才不免有些情绪激动起来,说了粗话。我在这里代表说粗话的弟兄们向大家陪个不是,请诸位看在我们这位返家心切的弟兄面上,予以谅解。”
守门的衙役上下打量了那名杨护卫一番,出声问道,“你是杨家庄的人?你认识杨宏林老爷子吗?”
刘护卫回道,“当然认识,我小时候还跟着杨老伯学过武艺呢。我娘和妹子就住在杨府里。”
“你娘是府里那一位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